上半年,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大动作不断,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实施联合重组,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中国船舶集团启动实质性整合……央企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在资本市场和产业界产生重大影响。
“‘十四五’开局之年,大力推进央企重组,体现了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有利于更好发挥大国顶梁柱作用。”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认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央企重组整合不断向纵深推进,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产业航母接连登场
6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公告,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中国电科规模大,资源与中国普天也是互补的。”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分析认为,随着中国普天的整体并入,新的中国电科将更具规模优势、创新优势和市场优势,更好支撑我国面向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其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
在此之前,由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重组而来的世界级化工巨头在全球业界引起震动。5月8日揭牌成立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资产规模超过1.4万亿元,全球员工22万人。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化工企业,中国中化在化工细分领域布局广泛,有一系列全球或国内领先的业务组合,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基地研发设施以及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完成重组后,中国中化拥有扬农化工、安道麦、安迪苏、中化国际、倍耐力等1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
明确方向优化布局
推进央企战略性重组,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的重要举措。随着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目前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数量已降至96家。
“国务院国资委将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领域,支持央企按照市场化原则,采取重组整合等多种途径,加快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说。
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在今年工作安排中提出,稳步推进化工、钢铁、信息等领域央企战略重组,指导企业聚焦国家战略积极稳妥开展并购工作。业界普遍认为,今年上半年央企重组大步推进,表明相关部署渐次落地。
企业强,则国家强。目前,世界发达经济体均拥有大型综合性化工企业。“当前,中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是由石油化工大国向强国跨越的一个短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表示,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重组,是中国石油化学工业战略性重构的一个标志性重大事件。
工银投行研究中心分析师徐可源对经济日报记者表示,中国普天与中国电科重组符合国家对于国企改革的方向,即整合重复业务、集中优势资源、突破产业链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和供应链安全水平。
由大到强迈向一流
“央企重组重在加快由大到强的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刘兴国认为,能否有效发挥“1+1>2”协同效应,增强核心竞争力,履行好企业担负的职责使命,是检验央企重组效果的“试金石”。
“新公司将进一步全面深入地与国际领先化工企业对标,立志于发展成为有规模、有技术、全产业链、创新能力强的全球化化工公司。”中国中化董事长宁高宁说。
此前重组的央企改革大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2019年11月成立的中国船舶集团,由原中船工业集团与原中船重工集团(俗称“南北船”)合并重组而成。今年7月1日,“南北船”旗下中国船舶、中船科技、中国重工等9家上市公司发布的控股股东股权无偿划转公告称,中国船舶集团将成为公司的间接或直接控股股东。这意味着“南北船”合并后的资产划转和整合将进入实质性阶段。
据悉,本次划转完成后,中国船舶集团将整合原中船工业集团和原中船重工集团优势资源,重点发展海洋防务装备产业、船舶海工装备产业、科技应用产业、船海服务业四大领域,构建产业结构合理、质量效益领先、军工核心突出、国际竞争力强的世界一流船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