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中关村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新书发布会暨“双循环”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表示,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要依靠中国自身市场潜力来形成经济发展中供需互动的主心骨,因此,要进一步打通堵点,激发和调动国内消费、投资潜力,更有力地支持供需互动形成经济循环。
本书作者、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向更高层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是发挥我国超大规模经济体优势的内在要求。
贾康称,“以内循环为主体”与此前一直反复强调“稳中求进、扩大内需”的方针是一脉相承的。在政策贯彻实施过程中,侧重于扩大消费和投资内需而形成双循环,是当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合理抉择。“内循环为主体是强调倚托本土已经雄厚起来的统一市场,更多依靠中国自身市场潜力来形成经济发展中供需互动的主心骨。当前要进一步打通堵点,激发和调动国内消费、投资的潜力,更有力地支持供需互动形成经济循环”。
消费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贾康认为,国内消费的堵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制约了公众总体的消费能力,二是相当多的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不足,即虽有一定收入,但是因为“后顾之忧”,引发较高的“预防性储蓄”倾向,不敢消费。贾康建议,需以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安排的改进和健全,降低百姓的“预防性储蓄”倾向。
“强调内循环为主体,绝不意味着我们忽视、看轻外循环,高水平对外开放过程中,内外循环必须相互促进,”贾康认为,积极通过内、外循环的相互促进,积极参与全球的经济大循环,更好地使要素尽可能充分流动起来,把握共享信息革命时代的发展机遇,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拥抱经济全球化和积极发展国际多双边贸易体系,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并推进RCEP多边自贸协定,推动全球贸易体系完善。
谈到如何构建新发展格局,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天勇认为,关于“内循环”层面,我国需要理顺和优化居民收入分配,关键是土地、住宅等要素进行城乡统一市场化改革,农民得到财产性收入,扩大消费支出空间。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建议通过打造“新四化”作为引擎,即推动要素市场化、全面数字化、民生富裕化、全球一体化,从而驱动打造双循环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