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正在打“硬仗”的上海,在年中的市委全会上,选择了一个特殊的主题:提升城市软实力。在地方党委全会上,以“软实力”为主题还是第一次。
城市软实力有哪些内涵?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呈现何种关系?软实力建设有哪些路径和规律?这份《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 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给出了生动阐释。
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一系列重大任务,赋予上海新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些使命任务,上海要充分发挥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全面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软实力是实力之基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炼概括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以精神品格为内核,软实力是实力之基。提升城市软实力,事关全局、事关未来。
随着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不断推进,上海经济总量已进入全球城市前列。硬实力不断增长的同时,对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定位要求,上海城市软实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软实力包含哪些内容?学术上有很多解释。但对生活在上海或来过上海的人来说,软实力其实随处可见:
不少年轻人选择上海,是因为这里规则明确、竞争公平,守规矩不吃亏,对创新有包容;外地司机来上海,看到车辆交替通行、不争不抢,呈现一种“秩序之美”;对很多网红小店,政府提供“临时备案”服务,既有烟火气又不扰民……
“软实力和硬实力内在统一于城市综合实力,既相辅相成、又相对独立。”上海市委全会明确提出,硬实力如果没有软实力的赋能就不具有可持续性,而软实力如果失去硬实力的支撑也将“不堪一击”。“只有软硬实力一起发挥作用,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成就一座经久不衰的伟大城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20年疫情暴发以来,上海的外商投资仍然逆势增长。最新统计显示,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接近800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接近500家,两项指标稳居全国首位。
“为什么上海能成为外商投资的首选地?”上海市市长龚正分析,除了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很重要的原因是上海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城市韧性不断增强。比如疫情防控,上海以快速、精准、科学的措施,做到了“在陶瓷店里抓老鼠”,既控制了疫情又不影响生产生活。这些,无疑都是城市软实力的直接体现。
上海市文旅局局长方世忠说,这个时候提城市软实力,是适应“高阶竞争”的需要,是一种“领先战略”。“上海到了这个发展阶段,要继续当好排头兵先行者,必须下好战略先手棋。”
让城市舒心、倾心、动心
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累计有4000多部电影报名,400多部中外影片集中展映。其中,世界首映73部、亚洲首映89部、中国首映99部,成为国际电影界的一大盛事。
文化,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如何发挥软实力的“加速器”作用?上海市委全会条分缕析:
让核心价值凝心铸魂、让文化魅力竞相绽放、让现代治理引领未来、让法治名片更加闪亮、让都市风范充分彰显、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
黄浦,上海的中心城区,拥有中共一大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以及“演艺大世界”这个全国密度最高的演艺集群。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介绍,黄浦一方面将区内14处红色资源串联成线,引导观众在红色遗址中追寻初心之路,感悟理想之光、信仰之力,另一方面持续扩大“演艺大世界”的品牌效应,塑造城市软实力的神韵魅力。
“经典剧目要驻场演出。能不能让更多人,愿意为一场剧、一个展飞到上海来看?”全会上,李强提出的这个问题,引发热议。
城市软实力,不只有文化建设,城市治理、人居环境、创新活力也是重要内容。
“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已成为上海城市治理的名片。两张网建设,不仅有技术更有温度,也为善治城市打下了基底。
上海城运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表示,上海正在将共享单车的开锁率、气象局的天气数据、交通委的客流数据进行整合,使共享单车的投放越来越符合市民的实际需求,从管得“高效”变为管得“贴心”。
苏州河畔的普陀区,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提升城市软实力,对我们来说是行动指南。普陀大修大建的时候过去了,下一步要在城市肌理上‘绣花’,让城市更加精致优雅。”普陀区委书记曹立强说,围绕人居环境,普陀正在开展城市更新“五色行动”;围绕创新活力,普陀已经布局了中以上海创新园、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
上海市委全会提出,要通过软实力的提升,在上海形成这样一幅干事创业热土、幸福生活乐园的生动图景——
“既讲规则秩序、又显蓬勃活力,既有国际风范、又有东方神韵,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既可触摸历史、又能拥抱未来,既崇尚人人奋斗出彩、又体现处处守望相助”。
只有这样的软实力,才能让城市“情意满满、暖意融融”,才能让“在这儿的人引以为豪,来过的人为之倾心,没来过的人充满向往”。简而言之,就是“舒心、倾心、动心”。
人人都是软实力,人人展示软实力
前不久,在上海市虹口区的“世界会客厅”,举办了一场由中联部和上海市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上海的实践”特别对话会。
登台讲故事的,既有宝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徐丽华这样的基层干部,也有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学理这样的外商,还有B站董事长陈睿这样的创业者。故事的题材,从自贸区的改革创新,到稳步推进的城市旧改,还有备受年轻人欢迎的短视频社区。
“我们需要的,正是用这样的全球叙事能力,来扩大城市软实力的国际影响。”上海市副市长宗明说。
软实力看似无形,但确是客观存在;需要长期积淀,必须久久为功;具有鲜明的标识性,需要着力凸显——对软实力建设的特点,上海市委全会做出了研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软实力的方法论:
坚持放大共性优势与彰显个性特质相结合,坚持对内凝聚人心与对外塑造形象相结合,坚持长期绵绵用力与阶段性突破跃升相结合,坚持整体目标导向与人人竞相参与相结合,坚持提升软实力与增强硬实力相结合。
外塑形象,对上海的全球叙事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上海市外办主任张小松说,上海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又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此次对话会,“讲故事”贯穿始终,以小切口引发大反响,是一次很好的示范。“上海还有很多好故事,比如虹口的犹太难民纪念馆,由此改编的音乐剧《微光》,还有原创舞剧《朱鹮》,下一步要更多走向国际舞台。”
提升城市软实力,不光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人的事。“人人都是软实力”“人人展示软实力”,这样的论断,在会议现场引发共鸣。
中国商飞董事长贺东风是一名在上海工作多年的新上海人,国产大飞机的一飞冲天,背后是商飞员工的拼搏奉献。“这种精细的作风、认真的态度、对秩序的遵从,形成了上海特有的文化底蕴,历经长期积淀,就成为一种不断创造奇迹的伟大精神品格。”
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存在“融合”“转化”“并进”的关系。总书记要求上海强化的“四大功能”,每一项都是软硬实力的综合体现。
“软实力也要硬投入、硬保障”“提升软实力离不开干部的硬本领”“城市空间等‘硬空间’中要融入艺术、创意等‘软内容’”“要虚事实做、软事硬做”……热议中,迸发真知灼见。
拿上海的五个中心来说,金融中心建设既要扩大交易量,也要提升“上海价格”“上海指数”的影响力。航运中心建设既要保持领先“吨位”,也要提升服务能级和市场定价权。
“上海港连续11年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硬件指标名列前茅,但航运金融和服务等软实力指标的排名比较靠后,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上港集团董事长顾金山说。
在上海,造就和遇见更美好的未来。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提升城市软实力,将为上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记者何欣荣、杨有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