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琪
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6月15日续作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时操作利率维持不变,意味着6月份即将确定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继续“原地踏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毕竟,1年期MLF操作利率是1年期LPR报价的参考基础,自2019年9月份以来,二者一直保持同步调整,点差固定在90个基点。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6月份LPR大概率保持不变”。针对下半年LPR是否会发生调整,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下阶段政策利率总体可能还是保持稳定。在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看来,目前LPR暂时没有明显调整的必要。
LPR连续13个月不变
未影响企业融资成本降低
“近期货币市场利率整体上较为稳定,监管层正在通过优化存款利率监管缓解银行存款成本上行压力。由此,尽管最新数据显示银行净息差略有收窄,但从边际资金成本变化角度看,报价行恐缺乏调整6月份LPR报价加点的动力,本月即将公布的1年期LPR报价将大概率保持不变。”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回顾LPR的历史走势,2019年8月份,即改革后的首期LPR报价,一年期为4.25%,5年期以上为4.85%,随后二者分别经历了4次、3次调整,最近一次调整是在2020年4月份,一年期LPR由4.05%下调至3.85%,5年期以上LPR由4.75%下调至4.65%,随后便一直维持至今。截至今年5月份,LPR报价已经连续13个月“原地踏步”。
尽管LPR已一年多保持不变,但企业实际贷款利率在此期间却不断下行并保持低位,尽显LPR改革成效。央行在6月8日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1)》中指出,LPR改革后,“MLF利率→LPR→贷款利率”的利率传导机制得到充分体现,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更加灵敏畅通,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在引导市场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LPR改革发挥了明显效果。
据央行发布的多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0年6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4%,9月份为4.63%;2020年12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1%,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超过同期LPR降幅,连续两个月创有统计以来新低,充分体现了LPR的方向性和指导性”;而在今年3月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尽管略微回升至4.63%,但仍维持在低位水平。
下一阶段
仍需保持货币政策稳定
展望下半年,LPR是否还有调整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陶金对《证券日报》表示,LPR作为实体经济贷款利率定价的锚,暂时没有明显调整的必要。即使在四季度经济增速下滑,央行也仍然可以率先通过投放流动性和信用额度、降低准备金率等方法来支撑经济发展。
“不过,价格型政策工具效果肯定要比数量型政策工具效果更直接,若经济承压,央行也不排除会进行小幅降息,更好地托底经济。因此,降息与否都取决于未来的经济增长形势。”陶金进一步说。
温彬认为,当前央行主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MLF投放的常规操作进行流动性调节,因此展望下阶段,要重点观察政策利率是否发生变化。在他看来,现阶段乃至下阶段政策利率总体可能还是保持稳定,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外部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包括美国的经济走势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动方向都有待观察;另一方面,我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增长,需要货币政策保持稳定。
美联储是否调整利率
对中国金融市场影响有限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时间周三,美联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宣布将维持基准利率目标区间在0至0.25%之间不变,保持每个月1200亿美元资产购买规模不变。同时,美联储发布的点阵图显示,18名委员当中有7名预期明年至少加息一次,11名委员预期2023年底之前将至少加息两次。不过,在利率决议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言时都未正式就Taper表态。
从过往经验来看,每次美联储政策转变前,点阵图的变动往往都会领先于决议声明,因此,市场一度猜测此次点阵图显示的加息,是提前预示着政策或将发生转变。但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于“点阵图不是未来利率走势的完美预测,这些只是个人预测,不是委员会预测,更不是计划”的表态,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市场情绪。
此次美联储的议息结果及相关表态所产生的预期,是否会影响我国金融市场及货币政策?实际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4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态,无论是去年美联储推出大规模货币刺激措施,还是未来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都较小。
“我国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正在显现。”孙国峰表示,下一步,关键是把自己的事办好,货币政策要稳字当头,保持定力,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同时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形势变化,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宏观政策的协调,保持好宏观政策的领先态势。
陶金认为,美联储的利率点阵图不代表美联储的官方政策信号释放,同时未来经济政策环境面临很大不确定性,鉴于加息的时间节点仍然很远,美联储中期的货币政策决策仍然以数量型为主,而数量型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影响非常间接。即使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明显转向,对于中国这样具有战略纵深优势的产业和经济大国来说,也不会对货币政策产生实质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