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上合组织成立20年来为地区稳定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上海精神”铸造上合力量

李遥远    2021-06-17 10:21:23    经济日报

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迎来了20岁生日。从成立之初以打击“三股势力”稳定地区局势为合作重点,到安全与经济“双轮驱动”,到全方位加强安全、经济和人文合作,再到携手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过去20年间,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始终紧扣地区稳定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与时俱进。

在不断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不忘初心,始终遵循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内涵的“上海精神”。得益于此,不论是在涉及组织发展等关键事务上,还是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各成员国始终能够协调并统一立场,不断在维护地区稳定、促进地区发展和加强国际合作中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上海精神”引领下,上合组织国家互利合作的生动实践也引发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组织吸引力不断增强。2017年举行的上合组织元首理事会阿斯塔纳会议作出了给予印度和巴基斯坦成员国地位的历史性决定,组织成员国也由最初的6个增加至8个。与此同时,上合组织还有4个观察员国和6个对话伙伴国。

随着朋友圈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上合组织已成为拥有全球近半数人口,覆盖欧亚大陆60%地域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上合组织成员国的经济总量接近20万亿美元,比成立之初扩大了13倍多;对外贸易总额达到6.6万亿美元,比20年前增长了100倍。这些鲜明的数据表明,过去20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携手实现了成员国自身发展与地区共同发展的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路。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上合组织国家展现出了强大凝聚力,相互支持并提供及时援助,积极开展抗疫和疫苗等合作,共同抑制疫情传播,为全球抗疫事业提供了良好示范。根据去年11月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莫斯科宣言》,各成员国将继续加强合作并采取综合措施,应对传染病威胁,对突发流行病情况及时做出反应。

疫情期间,上合组织的各项工作从未停滞,各领域交流合作依然蓬勃开展。上合组织民间外交视频研讨会、“上合组织+”国际政党论坛、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以及2021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等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充分展现了上合组织空间内交流互动的高水平,更体现了各国逆势而上、共谋合作的坚定立场。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全球贸易因为疫情等因素遭受较大冲击,但上合组织各成员国致力于稳定彼此间贸易的努力取得了成效。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达457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不久前举办的2021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可谓上合组织内经贸合作良好势头的缩影,达成采购交易额近3亿元人民币,意向采购额近20亿元人民币。

在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方面,上合组织成员国多年来持续推进安全合作机制化并不断夯实法律基础,通过举行联合反恐演习、网络反恐联合演习、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深化组织内部安全合作。

目前,疫情阴霾尚未褪去,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明显。某些西方势力罔顾人类面临的共同现实威胁,仍固执地持有早已过时的冷战思维,沉溺于“零和博弈”,企图打造“小圈子”和“集团政治”,蓄意制造更多对立和冲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比邻而居的伙伴,上合组织成员国深知彼此间利益攸关、命运相连,面临着共同的发展任务和挑战。各成员国在多年合作实践中不仅树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也证明了只有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方能更好应对各类威胁和挑战,方能维护好各方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如何更好地应对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2018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提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观,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

过去20年,上合组织始终秉持“上海精神”,为地区稳定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如今,风华正茂的上合组织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多边主义,为人类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提供更多上合智慧。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日本金融稳定面临不确定性
下一篇:扩大有效投资 重大项目迎建设“黄金期”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