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勇毅奋进,成就来之不易;起笔新篇,未来更值期待——

在双循环战略中实现“安徽作为”

白海星    2021-05-17 10:57:02    经济日报

站在黄山之巅,你会为那云海苍茫万千气象而放声惊叹。

漫步江淮大地,你更会为那创新热潮汹涌澎湃而激情共舞。

安徽是一片充满创新激情的热土。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人民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创新发展,捷报频传。今天,这里盛放着五彩缤纷的万千创新之花。

 

擦亮创新金字招牌

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近年来,安徽着力塑造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如今安徽创新的“干货”更多了,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机、“质子刀”、“量子显微镜”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安徽创新的“里子”更厚实了,“芯屏器合”成为产业新地标,长鑫存储、京东方、科大讯飞等一批骨干企业成为产业链创新链上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新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均超过40%。安徽创新的“生态”更活跃了,安徽创新馆、编制周转池等改革红利持续释放,集聚各类人才超900万人。

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安徽对标世界一流,争创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综合性科学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提升了在全国创新大格局中的地位。安徽认真落实“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部署,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抓基石,加强前沿性探索。安徽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行动,聚力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已经确定的领域打造国家的“长板”,形成“非对称优势”。

抓平台,注重战略性布局。安徽以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手,加快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科大硅谷。

抓攻坚,突破卡脖子技术。安徽致力于服务国家需求,锁定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卡点断点,围绕工业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制约,集合精锐力量,力推“独门绝技”。

 

交出“皖”美答卷

稳中求进,改革创新,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安徽省“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全省生产总值从2.38万亿元增加到3.8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3.9万元增加到6.1万元,发展格局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到“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全省4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增绿增效成果丰硕。安徽高质量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实现了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22%,有效改善了城乡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30.22%,这是安徽国土绿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果,也是评价区域生态状况良好的国际公认标准,标志着安徽省阔步迈入生态强省建设的新征程。

区域发展整体效能全面提升。全省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一圈五区”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体系显著改善,高铁运营总里程2329公里,居全国第1位,实现“市市通高铁”。

 

信心满怀开新局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以来,安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在疫情有效防控、内外需求双升、供需衔接顺畅、政策保障有力等带动下,全省经济持续恢复,主要指标快速增长、位次前移、好于全国,一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8.7%,实现了高质量良好开局。

立足新发展阶段,安徽瞄准了新的目标:到2025年,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经济总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

用新发展理念开新局。安徽将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把“安徽力量”服务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国家战略,助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完善市场体系,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夯实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提升融入双循环的区域能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筑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压舱石”……在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上实现更大的“安徽作为”。

勇毅奋进,成就来之不易;起笔新篇,未来更值期待!安徽正昂首阔步,走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分类改革激发国企活力
下一篇:中尼务实合作不断深化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