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龙江森工推出“双百”行动——

涵养绿色生态 助力乡村振兴

马维维    2021-05-13 10:41:01    经济日报

来到黑龙江省桦南县柳毛河镇的东华村,4700余株含苞待放的山杏、李子、龙凤果树围绕在村民的房前屋后,一抹抹新绿整齐划一、错落有致地迎风舞动。村民杨光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这一大片树种下来,我们这儿四季都漂亮。”

支持地方100个村屯进行绿化美化建设,提供100万株以上绿化树木。2021年的这个初春,从小兴安岭到完达山脉、老爷岭、张广才岭……中国龙江森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江森工集团)推出“双百”行动,以百姓看得到的乡村绿化、美化,赋能黑龙江乡村振兴。截至5月5日,像东华村一样实行绿化美化的村屯已有113个。

“‘双百’行动,既是龙江森工集团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也是龙江森工人支持国土绿化的实际行动。”龙江森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旭东表示,集团始终把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作为首要职责,“十三五”期间,森林面积达557.73万公顷,总蓄积达6.50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4.68%,“森林数量质量不断提高,生态整体功能不断增强”。

70多年前,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举国上下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潮。“国家那个时候一切都要重新恢复建设,木材太重要了,而黑龙江又是我国林业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一位老林业工人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龙江森工人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多伐木,支援国家建设。

当大批带着森林芬芳的木材从龙江森工集团源源不断运往祖国四面八方时,新中国的森林工业也开启了艰辛的历程。

然而,随着长期过量采伐造成林区可采资源日渐稀少,长期以来依靠木材生产加工而生存发展的龙江森工集团在上世纪90年代初陷入了严重的资源危机与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痛定思痛,当时的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党委根据林区实际情况,确定了充分利用林下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搞活林区经济,摆脱“两危”困境的发展方向。

在党组织的带领下,龙江森工人开始积极自救,从承包土地到建起鱼塘,从种植食用菌到开发旅游景区,林区多种经营项目逐渐发展起来。

2014年3月31日,龙江森工集团的一名老锯手伐下了最后一棵大树,宣告龙江森工集团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龙江森工人彻底放下了斧锯,由砍树人变成种树人、护林人,龙江森工集团也彻底实现由木材生产向生态建设的转变。

如今,龙江森工在改革中转型成为龙江森工集团。作为大型生态公益性企业的龙江森工集团在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抓结构重调整、抓龙头重精品、抓品质重市场、抓经营重集约、抓当前重长远,着力对营林、森林旅游康养、森林食品、种植养殖、林产工业五大产业体系进行了战略性研究和统筹布局,积极学习领会“两山”理念,促进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产业优势。

亚洲最大的桦木牙签制造基地、亚洲最大的五味子产业园区、生产100多种紫苏产品的产业园区……如今,龙江森工集团所属的各林业局有限公司几乎都有了自己的发展新路,曾经存放木材的贮木场变成了产业园区,运输原木的小火车变成了森林旅游专列,雪乡、亚布力、凤凰山等老林场,也成了旅游胜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鞍钢不再“穿着棉袄游泳”
下一篇:乡村游,美了村庄富了农家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