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东京,纽约、新加坡、釜山、迪拜、阿姆斯特丹,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2019年8月20日,以“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国家战略”为使命的上海临港新片区诞生,8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如今正以创新的画笔绘就新篇章!
临港,位于上海东南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是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重要区域,区位优势得天独厚。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上海进博会上宣布:“我们决定,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2019年8月6日,国务院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临港新片区的规划范围由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原则先行启动南汇新城、临港装备产业区、小洋山岛、浦东机场南侧区、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的先行启动区。
同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对临港新片区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临港新片区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总书记嘱咐,要把新片区建设成“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
这“五个重要”的新要求,为临港新片区下一步发展明确了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实现路径和具体措施。
四大特点,彰显中国首个特殊综合保税区国际竞争力
一家韩国企业,每周都要从美国进口,正常路径是从美国直接空运或者航运至韩国,但如今,货物却不厌其烦地先绕道上海的临港,其理由是“既快又省钱”。设计这条路线的,是位于上海的跨国公司梅特勒-托利多集团。
这家企业在临港新片区的洋山综合保税区设立国际物流亚太分拨中心后,拿到了上海海关签发的全国首份《中国海关未再加工证明》,然后,该企业就可以享受美国直送韩国一样的待遇,不需要交税,直接向上海分拨中心采购,就可以一次性购齐所需的物品,订单难度、频次大幅下降,运输成本和交货期也可大幅缩减,这对企业来说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像这样的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在临港新片区特殊综合保税区里,有很多家。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享受着特殊综合保税区的政策和便利。”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顾长石说。
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5.31平方公里。2020年5月12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一期)通过海关总署等八部委组成的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成为我国1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唯一的特殊综合保税区。
据顾长石介绍,与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跨境工业园和边境合作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相比,洋山综合特殊保税区独具的四个特点,使其具有独特投资优势。
首先是高度开放的特殊政策制度。这里实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政策,除法律、法规和现行政策另有规定外,境外货物入区均保税或免税;境内区外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
其次是自由便利的特殊监管模式。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明确,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在全面实施综合保税区政策的基础上,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实施“一线充分放开,二线高度自由”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
第三是具有在岸离岸融合发展的特殊功能定位。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以建设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最强的自由港为目标,与自由贸易园(港)区及高水平投资贸易协定相关通行规则相衔接,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示范意义的国际投资、贸易、服务自由化、便利化、一体化的最佳实践区。
第四是拥有国际化的特殊产业链体系。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外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区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电信、保险、证券、科研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使区域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逐步达到国际最高水平。
截至2020年11月,这个开放新高地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进出口总额近767亿元,累计注册及签约基金总资金规模超2614亿元,3300多名各类人才以及与信息产业、数字经济相关的370余家企业和20多家平台被临港吸引。
特斯拉、ABB等世界500强先后在这里扎根,中国机器人行业龙头沈阳新松、国家语音产业龙头合肥科大讯飞在这里落户……
“五个自由”,力争2035年GDP达1万亿
在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的通知中清晰写明,在适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的基础上,支持临港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这套制度体系的设置,将自由放在便利之前,既体现了新片区的制度创新重点,同时也是临港新片区有别于其他自由贸易区的关键所在。
自2019年8月20日以来,占地873平方公里的临港自贸区以其特有的制度体系响应扩大开放的国家战略,跑步冲向“十四五”。
“奔跑这个词太符合临港人了。临港新区成立的这一年每天都在奔跑,政府用奔跑的速度发布新政,‘店小二’用奔跑的速度招商引资,干部用奔跑的速度完成各项工作,奔跑应该就是临港新片区的精神内核。”
2021年新年第一天,连续4年参加临港新区迎新跑后的顾长石说:“在寒冬中奔跑,别有滋味。当你长途跋涉奔向终点,在东海边看到新年初升的太阳,你一定会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奔跑前进的自贸试验区跑出了令人惊喜的成绩。据商务部自贸区港司司长唐文弘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前18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国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7.6%的外商投资和14.7%的进出口,为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构建世界级开放型产业体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快马加鞭,狠抓推进,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建设向纵深发展。”2021年3月30日,上海市市长龚正指出,要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标意识,聚焦重点难点,更好地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田的作用。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奔跑,是一种精气神。顾长石说,“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区,到2035年整个GDP要达到1万亿元。”
(《人民周刊》202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