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金融隐患“精准拆弹” 不良风险总体可控

2021-03-03 09:21:17    光明日报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2020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银行保险业在金融风险防控上取得了哪些关键进展?今年金融让利政策又将在何处着力?在3月2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等就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了详解。

 

金融风险从快速发散转为逐步收敛

面对2020年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系统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全力推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郭树清表示,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银行业保险业风险从快速发散转为逐步收敛,一批重大问题隐患“精准拆弹”,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杠杆率明显下降,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二是银行业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大步推进。2017年至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8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总和。三是影子银行得到有序拆解,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0万亿元。四是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惩治,不法金融集团风险逐步化解,一大批非法集资案件得到有序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根本好转。五是外部风险冲击应对及时有效,金融体系保持较强韧性。六是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七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风险已基本控制,存量风险化解正有序推进。八是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平稳处置。到2020年末,全国组建债委会2万家,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落地金额1.6万亿元,500多家大中型企业实施联合授信试点。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首先要把金融体系内部高杠杆降下来。2017年至2020年,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年均增速都降到了较低水平,银行业是8.3%,保险业是11.4%,大体只有2009年至2016年间年均增速的一半,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的同业资产占比大幅下降,也决定了整个金融体系能够平稳运行,风险总体可控。”郭树清指出。

对于市场比较关注的房地产业风险情况,郭树清认为,房地产当前的主要问题是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较强,“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持有那么多房产,将来市场要是下来的话,个人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银行也收不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经济生活会发生很大的混乱。所以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延续让利政策降低企业负担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带来的较大冲击,我国金融业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国民经济迅速从停滞下滑恢复到正常发展。

数据显示,金融系统去年全年紧急提供专项信贷5.3万亿元,完成相关保险赔付超过5亿元。截至2020年末,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19.6万亿元,累计对6.6万亿元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在5个试点省市发放应急贷款242.7亿元,全年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有力支持复工复产和“六稳”“六保”。

疫情发生以后,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不正常状态,还款面临困难,从而导致不良贷款的上升。郭树清表示:“2020年我国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可能2021年需要处置的不良贷款还会增长,甚至会延续到明年,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不良资产处置处理好,将其控制在经济和银行金融体系的可承受范围内。”

郭树清表示,今年很多金融让利政策还会延续下去,包括较低的利率,保持降低后的收费不变等,同时将通过财务重组、债务重组、企业重组、债转股等多种形式继续支持企业,降低企业负担。

对于输入型金融风险,郭树清分析,一些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金融市场高位运行,和实体经济严重背道而驰,隐含金融资产泡沫破裂的风险。同时由于经济高度全球化,外国资本流入中国数量会明显增加,我国需平衡好鼓励资本要素跨境流动与防止国内金融市场太大波动之间的关系。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郭树清表示,将以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促进国民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更加精准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先进制造、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更多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机构。同时,要把防范风险作为金融业的永恒主题,毫不松懈地监控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记者 温源)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金融发力支持实体经济 去年新增制造业贷款超前5年总和
下一篇:深圳楼市打新规则再变 利好真刚需家庭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