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年轻人应到新兴制造业中去,那里机会更多”

2021-03-02 10:28:10    中国青年报

“年轻人应该到珠三角、长三角去,到实体经济的制造业中去。”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国资管理与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在做客中国青年报·三面财经直播间时向正在找工作的年轻人发出号召。

这位中国智库的学者前段时间做了一次关于“就业难”和“人才荒”的调研,发现形势有些严峻,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型阵痛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市场上中低端“就业难”与中高端“人才荒”的矛盾更加凸显。

硬币的一面是年轻人挤破了脑袋想去北上广,想去互联网大厂,导致竞争异常激烈,另一面则是大量制造业企业的招人需求得不到满足。文宗瑜表示,这样的结构性错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促就业”政策的成效和年轻人真正的获得感。

“年轻人就业的观念需要改变。”他说,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广阔的天地未来会大有作为。

文宗瑜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制造业企业希望能有更多高校毕业生加入进来。一些企业主告诉他:在同样招人用工的条件下,大学生比普通农民工更受欢迎,“大学生是排在优先序列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企业在积极谋求转型,当中产生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尤其是在新兴制造业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未来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建设“制造强国”更是摆在了首要位置。

珠三角、长三角显然是当下乃至未来5年中国经济、中国制造最有活力的两大区域。在文宗瑜看来,选择去那里就业,选择制造业是在投资未来。

“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有个错觉,认为金融证券、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收入更高,但从实际数据及调研情况来看,高收入的岗位很多集中在制造业企业。”文宗瑜表示,根据他和团队追踪的数据,毕业5年后的大学生在制造业企业中很多能提升至中层岗位,在格力、美的等制造业头部企业中,年薪30万元以上的比比皆是。

在制造业中,文宗瑜着重提及了新兴制造业企业,这些企业这两年的发展给了他惊喜。调研中,他发现目前中国新兴制造业企业发展迅速,人才缺口更大。“他们为年轻人提供的报酬更多,而且未来收入增长的空间也更大。”

他说,年轻人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工作和未来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做大做强紧密结合在一起,机会就会更多,也更有成就感。

针对当下“就业难”与“人才荒”的结构性矛盾,文宗瑜认为化解要从“促就业”切入。

“如果只是简单实现劳动要素的供给需求平衡,仍然无法解决‘就业难’与‘人才荒’的结构性矛盾。”他说,着眼尊重劳动要素配置的内在规律,通过“促就业”优先缓解“就业难”压力;随着就业压力的缓解及就业岗位增加,在“促就业”及增加就业过程中会带动人才培育培养,“‘促就业’的成效越明显、增加的就业岗位越多,培育培养出的人才也会越多。”

他还说,面对当下仍在继续加大的就业压力,政策应相应调整,鼓励更多企业提供短时就业岗位与分时工作岗位,允许企业的短时就业岗位与分时工作岗位免交社保及住房公积金,给予企业灵活用工的更多自主权。当然,政府也可以通过财政补贴激励企业提供短时就业岗位与分时工作岗位。在某种意义上,企业灵活用工的自主权越大,越愿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另外,大学生从校门走到工厂是关键一步。建立企业层面有资金、有机构、有专人保障的实习制度可以形成“促就业”与“育人才”的共振。

“要把当下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问题与中高端人才的培育培养及开发统筹考虑。”文宗瑜提到,发达国家大多建立了完善的大学毕业生实习制度,企业会专门安排预算资金、专类机构、专门人员或管理技术人员定期轮岗对大学生进行指导。

具体来看,大学毕业生的实习可以从大学毕业前一年持续到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以2-3年为实习周期,大学生自愿进入建立了大学毕业生实习制度的企业实习,企业除了根据大学毕业生实习制度规定给予大学毕业实习生生活保障及实习工作补贴,还要安排专门人员或技术管理人员定期轮岗对大学毕业实习生进行实习工作指导,更要对大学毕业实习生的实习工作指导进行效果评价;大学毕业实习生实习工作结束后,既可以选择留在实习企业工作,也可以选择其他企业或机构的就业岗位。

文宗瑜说,通过这样一个大学生实习制度的建立,来改变整个劳动市场供给的结构,能让整个劳动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更无缝隙地对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我国连续11年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国家
下一篇:用“改革”做“底料” 熬一碗央企螺蛳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