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福建省,国企改革也得风气之先。近年来,福建省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持续落实落地,以改制上市为主要形式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至2020年12月底,福建省属控股上市公司达16家,总市值1436亿元。省属企业股权多元化比例达49.6%,其中,与非国有资本混改比例达43.5%,累计引入非国有资本440亿元。
吸收社会资本,释放聚合效应,同时突出主业、突出产业链延伸,福建国资国企改革不断走深走实,并涌现出一批改革典型。近日,记者对这些典型企业进行了深入采访。
分批脱钩划转 70多家“小零散差”被盘活
2014年1月,福建省国资委监管的第17家出资企业——福建国资公司,重新组建运作。通过“脱钩、改革、发展”等一系列改革,这家企业在短短六年时间,快速成长为一个资产总额148亿元、营业收入185亿元的“双百亿”大型国企,让70多家“小零散差”的国有企业涅槃重生。
长期以来,省级行政机关所办(属)企业一直由各部门分散管理,缺乏有效整合,存在监管制度不一、管理不够规范、风险点较多等隐患。福建国资公司副总经理黄晖介绍,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下,2014年福建国资公司重新组建负责省级行政机关所办(属)企业的接收管理、划转移交工作。
经费是借的、办公室是借的、干部也是借的。此外,还面临着大大小小的历史遗留问题、划转企业对改革决心的疑虑等问题。面对困难,筚路蓝缕的福建国资公司主动出击,积极加强与各有关厅局及拟脱钩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分批推动脱钩划转,最终顺利完成四批145家省级行政机关所办(属)企业的脱钩划转。
“145家企业划转过来,账面好、有产业的我们划给省属企业,剩下的留给我们自己。”黄晖介绍说,划转后留在公司的一级脱钩企业共有70余家,普遍“小零散差”。对于这些企业,福建国资公司没有简单采取“关停并转”,而是在积极处理脱钩企业各类大小历史遗留问题100余起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实际进行分类改革。最终,大部分脱钩企业取得了较好发展。
福建省恒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福建省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等原四家福建省商务厅持续亏损企业重组而成。公司成立时,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自身经营起步晚、主营业务基本空白、自有资金严重不足等重重困难。福建国资公司对几家公司原有负责人分别谈话,让扭亏信心比较强的服贸公司负责人洪潮领导重组后的恒一公司。
为了在有限条件下找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出路,重组后的恒一班子反复调研多个行业市场,及时调整工作思路,转变经营方式,结合自身条件发挥国企资源优势,以大宗商品经营为突破口,内外贸为辅,当年即由亏损244万元转为营收1.34亿元,实现利润51万元。
恒一集团董事长洪潮介绍说,自成立以来,恒一多次接收划转亏损国企,经历了7次重组整合,经过边整合、边发展,一级权属企业全部实现盈利。2020年,恒一公司实现营收约30.8亿元,利润总额4362万元,资产总额11.5亿元。
充分经营自主 资本运作“大功”初成
福建国资公司的改革之路是福建省国资国企改革的缩影。多年来,通过混改、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等方式,福建千方百计激发国企活力。
如今位列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第28位的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成立于国企“三年脱困”期,当时成员企业几乎全线亏损、资不抵债。成立20年来,这家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企业战略重组,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和带动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不断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兴业之路。
星网锐捷是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的控股企业,2002年,福建电子信息集团对星网锐捷进行收购、增资并完成股份制改造。
“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对经营班子充分信任、授权,除了‘三重一大’事项要报上面审批外,日常管理都由我们经营班子自主决策。”星网锐捷党委书记黄爱武介绍,这成为星网锐捷20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有效保障。
在市场充分竞争的电子信息领域,人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为了吸引留住人才,星网锐捷大胆采用“员工持股”模式,将企业利益与员工收入进行捆绑,结果大获成功。黄爱武介绍,星网锐捷的营收“十三五”末比“十二五”末实现翻番,公司的专利申请数量和软件著作权数量均名列福建企业前茅。
电子信息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对资金需求很大。“十三五”期间,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又通过多元化资本运作,积极探索资本证券化和融资的新路径、新方法,实现了集团资产大幅增值,提升了融资能力。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该集团持有星网锐捷、合力泰、福日电子、华映科技、阿石创、福光等多家控、参股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达113.39亿元,资本证券化率约为192.58%。同时,通过充分挖掘上市后备资源,牵头组织星云大数据、福顺微、四创软件、长威软件等公司申报福建省后备上市企业名单,加速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持续落实落地,以改制上市为主要形式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省属控股上市公司达16家,至2020年12月底总市值1436亿元。省属企业股权多元化比例达49.6%,其中与非国有资本混改比例43.5%,累计引入非国有资本440亿元。
深耕主责主业 创新链产业链加速融合
1月22日,530辆汽车产品出口埃及,拉开了金龙客车全资子公司——厦门金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2021年海外新征程的序幕。面对史无前例的疫情冲击和复杂的国际形势,金龙公司在2020年逆势而上,累计向海外63个国家和地区交付8555辆客车,出口量继续保持客车行业第一。
聚焦主业、创新驱动发展,这是金龙客车深耕海外市场的要诀之一。这家企业从2000年起便启动了中国客车海外营销之路,历经二十年的市场开拓,在境外构建了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如今,金龙客车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累计突破11万辆,成就了享誉世界的民族客车品牌。
实际上,坚持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福建国企领域已经形成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福建高速、厦门钨业、金龙客车、三钢集团等一批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的国企品牌。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钨钼、能源新材料和稀土三大战略新兴产业的研发和生产,并具有领先优势的福建省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全球钨材料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国内锂离子正极材料规模最大,以及全球稀土深加工及应用最具发展潜力的企业。
“以创新引领发展,这是我们的定力,是我们认准的道路。”厦门钨业总裁吴高潮表示,将以推动产业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新机制,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链。并以打破国外关键材料、关键部件的技术封锁和“卡脖子”束缚为目标,充实各工程中心的建设,拟新建先进涂层研究所等8个研究机构。
按照福建省确定的“打造东南沿海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定位,以及“增芯强屏”战略部署,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近年来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引领全省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发展路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软件与信息服务三大产业集群线路清晰。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牢牢抓住创新这个根本,用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不断巩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副总经理黄舒表示。
“公司成立20年,从没有脱离过原来设立的方向,下一个五年我们还是聚焦信息与通讯产业的主业。”黄爱武表示,星网锐捷的核心优势就是在网络和通讯,“这个行业已经足够大,足够我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