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 多地谋划新兴产业发展

2021-01-18 16:43:38    中国商报

(记者 蔡佳文)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多地谋划的2021年产业规划中,新兴产业成为了关键词。不少地方提出,把新兴产业作为战略重点不断培育壮大、培育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作为今后发展的目标。专家表示,各地从多维度谋划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但要注意避免同质化建设和恶性竞争。

 

打开经济增长新空间

近年来,我国把新兴产业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有力地推动了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广泛融合也加快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涌现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支撑。

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新兴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我国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1.5%,比2014年提高3.9个百分点,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来自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预计至2025年底,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达到20%左右,成为“十四五”时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值得关注的是,5G、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正成为多方布局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据悉,工信部将加快打造5G、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链,构建未来竞争的新优势。

国家信息中心曾发文表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内外环境,需要在产业布局优化、创新能力提升、发展环境营造、国内需求释放以及深化开放合作等方面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从而推动产业进一步壮大发展。

 

多地谋划新兴产业发展

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多地正全力谋划新兴产业发展的“施工图”。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推进“三城一区”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科创中心主平台;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力争再造三至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高精尖产业占GDP比重由25.8%提高到30%以上。

安徽提出,将继续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如,推进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携手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G60科创走廊;助力长三角争当“科创+产业”融合发展的开路先锋,共同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湖南明确要在培育发展新动能上见到新气象,推动全生产要素良性循环,推动数字经济、新兴产业良性发展等;湖北提出,要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集中力量建设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四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光芯屏端网”、大健康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万亿产业集群;山东提出要以更大力度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落后产能淘汰要再加严,传统产业改造要再加力,新兴产业培育要再提速,产业生态优化要再深入。

项目的部署与落地离不开资金支持,当前多路新增资金正加速涌向新兴产业。例如,天津日前出台了《天津市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推动金融支持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13条措施,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和重大发展战略的制造业行业企业积极加大信贷投放。

社会资本也进一步调动起来。2020年底,总规模2000亿元的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成立。据了解,该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基金,首期募集资金达707亿元,重点聚焦核心领域和核心技术的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布局科技创新领域、产业链关键领域等新兴产业。

 

避免同质化建设和恶性竞争

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增速快于经济增速,相关产业项目密集落地有利于发挥稳投资效应,形成较强的支撑带动作用,积蓄经济发展新动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对相关产业规律认识不够,个别地方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盲目上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集成电路、电动汽车、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出现了一些烂尾工程。如何审慎推进相关产业的投资和发展,是当下各方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有关专家指出,各地在按照中央总体部署谋划新兴发展“施工图”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做好统筹布局,补短板强弱项,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把握好以政府优惠政策引导新兴产业发展的度,避免产业依赖政府补贴引起周期性波动,同时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竞争和开放合作中实现区域协同和产业协同,必要时采取措施限制投机和跟风潮流。

业内人士表示,促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和理性发展,谨防盲目投资、过度发展带来的风险,需从多角度发力:一是整体产业布局统筹规划要合理;二是以优惠政策引导产业发展要适度;三是金融支持重大项目稳投资和防风险要兼顾。此外,还需要意识到的一点是,新兴产业相关技术升级和更新换代较快,对技术研发、人才储备的融资需求期限长,需进一步完善多元融资渠道。政府也要进一步营造更好的经营和投资环境,着力提升市场信心,提升社会资本的投资意愿,顺畅社会资本的投资路径。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针对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创新资源,实现规模化发展,提升竞争力。同时强化统筹规划,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坚持鼓励创新和审慎包容的原则,从市场准入、人才培养、金融服务、政策创新等各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协同,形成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合力。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神农“贷”来“及时雨”
下一篇: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如期实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