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经济增速持续下滑 拒绝RCEP恐失良机 印度经贸扛冬难

2021-01-14 09:52:37    国际商报

原标题:印度经贸扛冬难

■本报记者 张 日

世界银行1月5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受疫情冲击,占印度经济主要组成部分的非正式经济受损严重。由于家庭支出大幅减小和投资下降,预测印度经济在2020-2021财年将萎缩9.6%,而在2021-2022财年的经济增速或达5.4%。同时,由于疫情因素,印度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明显高于疫情之前的水平。

不仅是印度,该报告还显示,2020年南亚地区经济估计将萎缩6.7%,2021年预计将增长3.3%。由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加之失业率上升等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南亚地区的经济仍处于“寒冬”中。

 

经济数据不容乐观

不过,印度方面对自身的评测却颇显乐观。印度财政部在2020年12月份的财政报告中指出,由于政府对疫情的有效管理,印度经济在2020-2021的下半个财年(2020年10月-2021年3月)将实现“V”型复苏。

然而,外界的评论泼了印度一头冷水,不仅不看好其衰颓的经济,还批评了其经济政策。在世界贸易组织(WTO)1月10日结束的对印度的第七次贸易政策审查会议上,有超过50个成员方发言,其中不少成员方对于印度不断提高的进口关税(包括ICT产品关税)和印度制造工业化战略“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中对当地产品构成量的要求表示关注。

美方代表指出,自2015年印度上次贸易政策审议会议以来,印度平均最惠国适用关税税率已从2015年的13.5%增加到2019年的17.6%。

一位日内瓦贸易官员表示,这种趋势将不利于印度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

此外,WTO秘书处数据显示,制造业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份额从2014/2015年的16.3%下降至2019/2020年的15.1%。

在印度商品贸易中起重要作用的行业包括纺织品和服装,占该国GDP的2%,占印度商品出口的11.4%,解决了4500万人的就业问题;汽车产品则约占印度GDP的7%和商品出口总量的8.0%。

在2015-2020年期间,印度制成品贸易出现逆差,且进口增长速度超过出口增长。对此,印度曾制定国家制造业政策(NMP),旨在到2022年将制造业在印度GDP中的比重提高到25%。

 

不加入RCEP令发展受限

新冠疫情造成印度经济增速放缓。近年来,印度经济增长率在“莫迪奇迹”褪色下持续下滑。在疫情下,仅凭自身力量,印度难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不过,印度非但不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反而设置诸多贸易壁垒。

分析显示,印度存在错失进一步融入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机遇的可能。亚太十五国于2020年11月15日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但印度却在参与了多年谈判后,最终选择不加入RCEP。印度不加入RCEP主要是出于担心经济受冲击、担心中国主导RCEP、国内势力反对、疫情后经济增速下降、为追随“印太战略”留下空间等原因,其“再博弈”的心态十分明显。

印度不加入RCEP造成诸多负面影响:一方面会干扰自身经济发展和“东进”战略的推进,另一方面不利于RCEP的发展壮大以及印太地区的稳定。

不加入RCEP对印度经济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印度许多原材料、大宗商品、技术、产业资本难于更快地融入到亚太本区经济、获取各种资源,将令印度错过许多发展机会,影响其长期发展。

在过去一年里,中印关系不是很和谐。对于2021年中印关系可能呈现的趋势,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与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宗义表示,现在,中印之间的边界对峙仍将延续下去。拜登出任美国总统后,印度可能还会在边界问题上有新的动作,甚至在海洋上有所动作,以引起美方注意到其战略价值,所以中印关系在短期内很难改观。

刘宗义表示,印度总理莫迪在经济政策方面存在问题不是一年两年了。2018年之后,印度经济就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实际上疫情反而对印度的这种经济问题起了一定的掩盖作用。莫迪却借口经济困境是疫情所致,把责任甩锅到其他国家身上。依照印度内部评估,现在至少有60%的印度人已经感染了新冠病毒,这对印度的冲击非常大,一段时期内其经济难以恢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经济金融风险叵测 2021“美国风险”威胁全球
下一篇:满足产业与民生多重需求 企业点赞进口关税调整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