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龙泉窑青釉镂空瓶
杜建坡摄 |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港口?海上贸易由什么机构管辖?哪些地方出产的瓷器最受外国人欢迎?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浮槎万里——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展”开幕。展览精选294件(套)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沉船和贸易瓷器及其他相关文物,并结合国内外考古研究成果,力求展示中国古代陶瓷海上贸易的繁荣面貌和对外影响。
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讲述唐五代时期的陶瓷海上贸易。自唐代起,海上丝绸之路日趋繁荣,航海贸易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方式。广州、扬州、明州(今浙江宁波)等诸多国际性大港相继涌现。唐代中后期,陶瓷器开始成为大规模外销的商品,长沙窑、越窑、邢窑、巩义窑以及广东地区生产的陶瓷器,开启了中国古代陶瓷外销的辉煌历程。
第二单元介绍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的重心由陆地逐步转向海洋,以中国为核心的南海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中国古代海上贸易迎来了第一个高峰时期。南宋开始,经济中心逐渐南移,以龙泉窑、景德镇窑、福建地区为核心的外销瓷产区工艺逐渐成熟,产量急剧增加,主导了这一时期的陶瓷海上贸易,并涌现出一批专门生产外销瓷的窑场,中国瓷器由此进入大规模外销的阶段。
第三单元讲述明清时期,随着全球航路的开辟,早期全球化贸易体系逐渐形成,中国瓷器的贸易网络开始向欧美地区延伸。以景德镇窑、德化窑等为代表的外销瓷器风靡世界,成为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物质载体,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物质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东西方社会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展厅里陈列着各色各样的精美瓷器,其中不仅有“南海I号”“华光礁I号”“辽宁绥中三道岗沉船”“南澳I号”“碗礁I号”等沉船出水文物,还包括国博收藏的传世珍品,此外还有一些国外生产的瓷器,反映了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对其他国家产生的影响。如朝鲜半岛的高丽青瓷与越窑青瓷关系匪浅,东南亚和西亚、中东等地瓷器的造型和釉色深受龙泉窑青瓷影响,日本伊万里青花亦是在学习借鉴中国青花瓷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
“此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深度挖掘馆藏资源的一次大胆尝试,全部展品中,国博馆藏文物占比超过95%。”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成军说,展览从制度、生产、运输、行销、影响等方面呈现了一个完整的陶瓷海上贸易链条,揭示了自古以来中国与世界基于海洋贸易不断深化的文化交流与友好往来,旨在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同时也向公众展示了国家博物馆多年水下考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