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前不久,第七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我不禁回想起二十年前参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英名录编纂工作的往事——

冷的数字热的血

叶青松    2020-10-10 16:38:25    解放军报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有多少?在2000年之前,这是个未知数。

编纂一部完整准确的志愿军烈士英名录,让他们的英名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永远镌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一直是全军官兵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2000年3月,原总政治部启动了编纂《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英名录》的工作。任务下达后,我具体负责原南京军区方向的编纂任务。

当时,编纂这样的名录,没有经验可循。上级下达任务时,要求一人一表,即每位志愿军烈士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籍贯、入伍时间、牺牲时间、牺牲地点、部职别以及主要事迹等,都填写在一张纸质表格上。

经过两年的搜集整理,我把原南京军区方向的志愿军烈士名录送往北京。因为资料太多,我带上了一名公务员同行。当时还没有高铁,我们坐绿皮火车到达北京站。工作人员看我们两人拉行李非常吃力,就拦住了我们。一过秤,扣除我俩可以携带的重量,还要补交超重部分的费用。

我说,这是志愿军烈士名录,他们是英雄。

工作人员说,我们看不到里面装的是什么。

志愿军烈士名录重如泰山。我说,我们补交!当时,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就当我替志愿军烈士买一回火车票吧!

那时,原南京军区是第一家上报志愿军烈士名录的单位。上级单位的同志没想到我们送来的名录会有这么多,一人一表,工程浩大。后来,他们给全军各单位下发通知,废除一人一表,改成以电子文本形式上报。

之后,原南京军区再次以电子文本形式上报。翻看当时的日记,我写下这样的文字——

这次修订军区志愿军烈士英名录共有17459名,约237.4万字。整个过程,共进行了五校,做到了真实统一,使每名志愿军烈士的信息准确详尽,特别是对烈士所在部职别、牺牲地点和时间,进行了查证,对明显不符的错误进行修订。对所有名录的内容,按上级要求进行了排序完善,特别是对部分数字、入党(团)表述进行了规范统一,还查找了部分遗留烈士名单。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这次修订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19名烈士,此次进行了增补。另外还从29军的史料中发现一名烈士属于“华东军区西南服务团”,进行了分类处理。

同一时期,各军区也开始陆续上报。但由于一些部队几经整编,多次多地移防,上报烈士资料的规范、格式、顺序等与编纂规范不尽一致,上级单位要求返回名录再次进行整理。

因为原南京军区政治部编研部人员少、任务重,重返回来的名录整理工作由我一人承担。没想到,这项工作竟长达7年之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在日记中记录下具体的人数:南京(华东)军区志愿军烈士共17995名。其分布情况是:第一集团军5689名,第十二集团军10321名,第三十一集团军429名。曾经在南京(华东)军区管辖、现已撤销或调出的军级单位,22军146名(炮兵64师10名),25军494名,32军263名,33军62名,34军60名,35军63名,4个兵团(7、8、9、10兵团)部253名。炮兵第3师90名。

数字是冰冷的,数字背后的牺牲却是滚烫的。

工作期间,有两件事我印象特别深刻,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第一件事,我看到了一名志愿军烈士的遗书。这封遗书,后来被我写进一套图书的后记中——

一位志愿军战士牺牲前写给家人一封信,信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不怕无名,不求有闻于世,也无悔于葬身异国的山野。然而,我们害怕冷寂苦久后的遗忘。”

另一件事,我们在走访慰问中,看到了志愿军老战士张克俭的大腿上因子弹穿透留下来的凹陷伤疤。我在当天的日记中这样记录——

张克俭淡然地拉起裤腿的瞬间,我鼻子一酸。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一代代老兵为我们扛过来的。当我们看望他时,他很自豪地用手机对在外地打工的儿子说:“区里领导、乡里领导来看我了!”老兵的话语让人真切感到,他们没有过多的期盼,只求一份被尊重的自豪感。

200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英名录》第一卷出版发行。第一卷为综合卷,收录了153名志愿军二级以上英雄(模范)、特等功臣烈士姓名、简要情况和事迹,238名团以上干部烈士姓名和简要情况。

2011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团以上干部烈士英名录》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功臣烈士英名录》出版发行。两部《英名录》共收录团以上干部烈士241名,特等功以上英模功臣烈士136名,填补了抗美援朝战争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每思祖国金汤固,便忆英雄铁甲寒。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志愿军烈士,大部分埋骨于朝鲜的青山绿水间。他们的革命忠魂和光辉业绩,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不会忘记,朝鲜人民不会忘记,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不会忘记。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英烈不朽,守护不息,精神不灭
下一篇:永远难忘“一条大河波浪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