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甘肃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时说,“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使我们这些西路军幸存将士的子女备受鼓舞。发生在1936—1937年间红军西路军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上的重要一页。为了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我曾在2018年秋天与家里的哥哥姐姐等10人一起,自驾河西走廊,沿着西路军走过的足迹,遍访了临泽、古浪、永昌、高台等县的西路军纪念馆,行程5200公里。亲临那片土地,感悟和触动更深刻,把沿途的见闻和西路军将士的故事讲出来,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切缅怀先烈,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我们此行走的是当年我们父亲王文模将军跟随西路军走过的路线。时任红30军88师265团后勤股长的父亲参加了西征途中主要节点会宁会师、平大古凉战役、三进三出倪家营子、血战梨园口等战役和战斗。
西征部队第一个任务是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其主旨是力求在1936年12月占领宁夏南部,而占领宁夏是全盘政治军事计划的开端:宁夏人口120万,在西北为最富有地区,方便打通与蒙、苏的国际联系;如将其与陕甘苏区连成一片,得之,老苏区易于巩固;宁夏与凉州(今武威)、永登接壤,可向甘西发展;与绥远(今内蒙古中部地区)交界便于东进抗日;宁夏战役计划是当时的政治军事斗争之主要一环。
红军《西行歌》歌词中有:“我们是铁的红军,钢的力量,工农的儿女,民族的希望。不打通国际线路,不是红四方面军!”但很快,由于种种原因,宁夏战役计划被迫中止。随后开始执行著名的“平大古凉战役计划”,红军总部要求渡河的西征部队“占领大靖、古浪、永登地区,必要时应迅速占领凉州地区”。
智夺永昌城
我们在永昌听到了红军依靠攻心战术智取永昌城的故事:1936年11月,当西路军30军先锋队来到永昌城下时,一场大雪刚刚落下,县城4座城门全部封堵,由西北军阀马步青的骑兵师和县衙门的人把守。永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古城,有数百年历史,县城中心的钟鼓楼是一座永昌人引以为自豪的明代建筑,古城悠久历史的象征。30军军长程世才在攻城前告诫战士们,为了保护文物古迹,在同敌人交战时,尽量多用大刀和刺刀,少用枪炮,而且在强攻的同时,采用各种策略瓦解敌人,争取和平攻取永昌城。因此,红88师试图采用攻心术来瓦解敌人。经过红军喊话,城墙内的马家军已经有人开始动摇,尽管敌县长蓄意挑衅,西路军将士沉着冷静,继续采用攻心术,在喊话的同时,神枪手一枪打死了负隅顽抗的敌连长。红军方面喊话说:“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如果你们放下武器投降,我们不会伤害你们,但如果你们继续抵抗,则后果自负。”城墙边的喊话很快瓦解了守城马家军的斗志,敌守城指挥官和士兵们扔下武器弃城而去。随即永昌城门大开,红军得胜入城。
西路军屯兵永凉地带,南迫青马,北镇宁马,像是在甘、青、宁马家军势力之间钉进了一只楔子,这使得“二马”(西北军阀马步芳和马步青)联手要消灭红西路军。1936年12月2日,敌人利用红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弱点,集中力量向永昌县城及周围红军阵地猛攻。12月6日,敌军主力发动猛烈进攻,企图迫使红军撤出永昌城。敌人还派了三四架飞机前来助战,在飞机大炮的猛烈火力掩护下,以两个多旅的兵力连续发动猛攻,守城的红88师顽强抵抗来犯之敌,及时进行反击,给敌人以重大杀伤。12月7日,敌人又向城东十里铺至二十里铺的沈家庄、王家前后庄、苟家西庄、郭家磨庄进犯。交战双方力量对比,马家军6倍于红军。
随后在1936年11月18日至12月27日深夜的40余天中,红西路军一直在永昌县境内与数倍于我的敌人浴血奋战,由于与敌力量对比悬殊,战斗的过程艰险悲壮,虽然重创了敌人,红西路军的伤亡损失也非常惨重。
“三进三出”倪家营
红四军30军88师“三进三出”倪家营是红西路军的另一段重要史诗篇章。倪家营又称汪家墩,位于张掖县城以西六七十里,地形南高北低。汪家墩碉堡位于倪家营镇汪家墩村,距临泽县城30里,建于清同治年间,墩高9米,西边长各11米,墙基厚2米,顶宽1米,有垛口,内设两层半。由于墩子处在倪家营中上部,地势较高,因此西路军就将它作为前沿阵地。周纯麟将军时任营教导员,他带领9连130多名战士在此阻击敌人,激战一昼夜,最后仅剩9人坚守阵地,30军政委李先念誉之为“铁钉9连”。
汪家墩作为战时指挥部所在地,战斗尤为激烈。我父亲所在的红88师265团素有“夜老虎”之称,他们在倪家营利用黑夜组织了许多次袭击,打得马家军惊魂不定,夜晚不得安宁。在1937年年初的一个夜里,265团侦察到敌人有二十辆大车军火放在雷家庄,有约一个排的兵力守卫,265团立即选派二十几个战士组成突击队,借着伸手不见五指的夜色掩护,潜入敌人前沿阵地,全歼了睡梦中的守敌,随后红军战士引爆了军火,雷家庄发出了震天动地的爆炸声,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从1937年1月3日至4月初,西路军三进三出倪家营,与数倍于我的敌人殊死战斗,基本用尽了自身最后的一点力量。
兵殇梨园口
梨园口纪念碑记录的是另外一个更加惨烈的战斗——西路军兵殇梨园口。古诗云:“胡雁南归秋鸣咽,征马北去铁骑寒。”梨园口是青海通往河西走廊的必经之地,也是进入祁连山腹地的路口。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地。突围的西路军只有穿过梨园口,才能进入祁连山。
梨园口有大小两个山口可以进山,大口子即响山口,小口子南面的小村庄是梨园堡。梨园堡在地势稍高的一个平台上,既可控制大口子,又可控制小口子。1937年3月11日午夜,西路军以父亲所在的红30军265团打头,89师掩护总部,9军殿后,从三道柳沟开始突围,指战员们奋勇突击,撕开了敌人的包围圈冲破两道封锁线,杀开一条血路,向梨园口方向前进。祁连山边缘的山头既不高,又不陡,而是呈缓坡状。这样的地形无隘可守。马家军的骑兵在山坡地带运动如履平地,一个冲锋就能直接冲到山顶上来。在红军占领了高地后,敌人3个骑兵旅及3个步兵团,全部出动包围过来。他们以步骑配合,轮番攻击,反复冲杀,红9军占领的阵地,很快被敌骑兵冲得七零八落。不多时,红9军的800壮士和妇女团一部英勇战死在梨园口,23岁的军政委陈海松在乱枪之中英勇牺牲。在敌人的猛烈进攻下,梨园口的防线被攻破,当晚,西路军总部率余部边战边退,进入祁连山腹地。
李先念在描述梨园口战斗时写道:“西路军在梨园口与敌血战一天后,凶残的马家军骑兵已经杀红了眼,狂嘶的战马掀起的土雾漫卷在梨园河谷,明晃晃的战刀泛着冷光,敌人疯狂的喊杀、叫嚣声撕扯着人的心肺。……敌人的枪弹一排排地射来,许多指战员倒了下去,鲜血染红了通道……”
梨园口公路边的一个空旷的山洼里,我们看到一座高耸的纪念碑,碑体正面题写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梨园口战斗遗址”16个大字。这高耸的纪念碑,是无数英魂用铮铮铁骨和满腔热血铸就的。历史不会忘记,在20世纪30年代的河西走廊,英勇的红西路军将士在这里战斗,流血牺牲。我们站在梨园口战斗遗址纪念碑前,望着茫茫黄沙,沉沉苍山,想象着当年交战的情景。英雄们在这光秃的山坳里激战,既没有遮掩,又没有退路,那是怎样的一种惨烈啊!这里每一处土地上都回荡过枪声,浸润过鲜血,掩埋过战死疆场的英魂……
父亲参加了这些战斗,并且负伤。1937年3月13日,红30军88师265团为掩护总部向祁连山撤退,在梨园口阻击敌人。与敌肉搏中,(父亲)被敌兵刺刀扎进腰部负伤,在分散突围中被俘,被关押在国民党凉州第二监狱,又被关押在西安,后被组织营救到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再辗转去了延安。每每父亲回忆起这些往事,都会泣不成声,血压升高住进医院,可见其中的惨烈、痛苦和悲壮已达到了不堪回首的程度。
慷慨悲歌,血染军魂
就在西路军浴血河西的最后时刻,为保存基干,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石窝山召开会议,决定徐向前、陈昌浩回延安,新成立的西工委负责指挥余部转战祁连山。红9军余部被编为右支队,在王树声将军带领下向东游击,不久被打散。由李卓然、李先念率领的左支队,翻越祁连山,穿过戈壁滩,经月余艰苦行军作战,终于进抵星星峡,与驻疆党代表陈云、滕代远会合。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批骨干力量分批返回延安,开始了新的征程。21800多西路军中,7000余人战死沙场;6000多人被俘后被敌杀害;还有4700多人(包括新疆460人)经营救到了边区,我们的父亲即在其中;3000多人辗转回到家乡,1000多人留居当地。
西路军的故事以1937年5月4日左支队入疆,在中共中央代表陈云、滕代远带领下前往迪化而结束。这些幸存将士中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人民军队的高级将领,这其中包括我们的父亲。
高台县的纪念馆是西路军西北地区最大最高规格的纪念馆。纪念馆资料里写道:“西路军所属各部队,是经过中国共产党长期教育并在艰苦斗争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英雄部队。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在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西路军的广大干部战士视死如归,创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在战略上支援了河东红军主力的斗争。西路军干部战士所表现出的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的英勇献身精神,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和纪念的。”
高台纪念馆铸刻在墙壁上的英烈仅有200多位,其余皆为无名烈士,红军帽寓意着牺牲了的这些红西路军将士。在梨园口战斗遗址,背靠烈士陵园的山坡上,我们看到血色的“西路军魂”4个大字镶嵌在绿树和黄土之间,其雄伟悲壮的气氛令我们潸然泪下。倪家营的宣传牌上关于红西路军精神是这样写的:“红西路军精神是西路军将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悲壮历史,形成了忠诚理想、坚定信念,顾全大局、服从命令,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团结一致、同仇敌忾,顽强不屈、忍辱负重为主要内容的西路军精神。西路军精神是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优良革命传统和国魂、军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激励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建设幸福美好家园而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我们为我们国家的和平发展而自豪。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我们父辈的鲜血没有白流,我们的红色基因还会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慷慨悲歌,血染军魂!西路军征程,是军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一页!西路军已成为一个永不磨灭的番号,西路军军魂永远鼓舞着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
(作者系原中央党校图书馆副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