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为扼杀新生的革命政权,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实行军事“围剿”,并从外国进口了飞机和毒气弹,在中央苏区进行投放,企图以新型武器摧毁苏区军民的革命斗志。
1933年4月,位于瑞金叶坪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中央机关所在地被发现,敌机遂对叶坪进行了轰炸。中央机关和国家政治保卫局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把中央机关迅速搬迁到瑞金沙洲坝办公。但到了7月,驻在沙洲坝的中央机关又被敌人发现。敌机赶来轰炸,并投下毒气弹。
为了使苏区人民免遭敌人炸弹和毒气弹的威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迅速行动起来。1933年7月,由驻瑞金的红军学校政治部和训育部发起瑞金城防空委员会,召集瑞金城各机关代表讨论防空事宜,制定防备与对抗敌人飞机的轰炸。该委员会成立不久,即对瑞金城的防空警报、信号、传递,闻警后的动作、防毒、救火、简易防空防毒等做出了详细规划。中革军委出台了《关于防空组织法》,还发布训令,规定各部队、各机关和居民,构筑和使用防空掩蔽部(俗称飞机洞)的具体细节。在县、区乡各级政府都成立了防空防毒委员会,采取各种形式对苏区军民进行防空防毒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群众开展在敌机轰炸中如何保护自身生命安全的防空防毒演习,并承担起设立号炮所,构筑飞机洞、散兵沟,准备防毒用具等任务。中革军委总参谋部也成立了防空科及化学研究室,研究制定防范预警敌机轰炸的方案措施,研究防治毒瓦斯等化学武器危害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1月31日,中央苏区红军卫生学校编印的《战争毒气防御常识》问世。该书分上下两篇,以通俗易懂的图文,向苏区军民详细介绍了在战争环境中如何进行防空防毒的知识和技巧。如教授群众做简易防毒具——炭包,做法是用长5寸左右、宽4寸左右的粗布做成一个布包,里面装满木炭屑达寸许,四角缝上布带,用时把布包掩住口鼻,带子捆在脑后即可;把手巾、衣帽等物用水或尿打湿掩住口鼻,也可避毒;群众平时要屋内和飞机洞内多备石灰及木炭,以备在敌机投掷毒气弹时吸收毒气,保护自己;在救护吸入毒气者时,救护者先做好防中毒准备,然后将中毒者抬至没有毒气的地方,换下他的衣服,用水替他洗头和手,设法使他呕吐,再给以浓茶喝,并及时送医等。
在党的领导下,中央苏区军民迅速掌握了对付敌人空中轰炸、放毒的各种技巧,让国民党蒋介石企图利用炸弹、毒气弹摧垮苏区军民斗志的阴谋迅速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