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荣誉,是通行证,也是紧箍咒,我们必须做得更好。”说到“蒙”字标,内蒙古兆丰河套面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兆霖感受更多的是压力。1个月前,由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蒙”字标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首批5类产品9家企业获得认证授权,兆丰河套面业有限公司的4款主打产品拥有了尊贵的“蒙”字标。
作为国家“粮仓”,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造就了一大批优质绿色农畜产品,其中具有原产地保护和绿色、有机认证的1800多种。“这些产品长期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的尴尬境地。实施品牌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无疑是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白清元说。
2019年4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致函商请开展“蒙”字标认证工作。6月2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复函同意以联盟认证的方式开展“蒙”字标认证工作,要求内蒙古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胆创新实践,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公用品牌认证经验,在全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蒙”字标从零起步,建立起标准体系、制度体系、产业体系、质量链体系和推广体系,着力打造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经贸往来的“通行证”。其中,创新的“1+N”标准体系,含1项通用地方标准和10项认证产品团体标准,确保“蒙”字标产品的高质量。通过搭建区块链平台,实现扫码即可对产品原材料、加工、包装、运输、终端销售进行全程追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鹏一直关注着“蒙”字标的成长。他认为,“蒙”字标的形成,是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生动体现。作为区域公用品牌,“蒙”字标在建立标准体系方面已经走在国内甚至是国际的前列。
内蒙古党校教授安静赜认为,开展“蒙”字标认证工作,有助于内蒙古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内蒙古优质绿色农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敲门砖”。
“蒙”字标承载着人们对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厚望。按照规划,未来的旅游业、酒店服务、物业管理等服务业领域,稀土、煤化工、装备制造等工业领域,都将纳入“蒙”字标认证,更多的“内蒙古制造”将成为走向世界的品质传奇。(记者 丁燕 冯雪玉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