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不到臭味、看不到脏乱,工人们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猪宝宝们在自己的领地里悠哉悠哉。这里是山西农谷晋汾白猪产业科技文化园。“我们的养殖都是现代化、智能化的,管理比往年更严格,工人进猪场必须接受检测、化验、两次洗澡、两次换衣服,确保安全。今年出栏比2018年多30%……”12月2日,太谷金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强利给记者介绍公司的生产情况。
2019年,太谷金铭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投入3000万元,今年又投入4000万元建设1200头晋汾白猪种猪立体养殖项目,现在母猪存栏650头,到明年能提供仔猪3万头、母猪2万头。金铭公司的蓬勃发展也是我省生猪产业快速恢复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山西省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坚持生猪生产与“菜篮子”供应相结合,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将生猪存栏500万头、出栏800万头的总任务分解到11个市,全面压实地方责任。同时,建立生猪生产稳产保供调度工作机制和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监测分析,强化对生猪生产的督导检查和情况跟踪,按月调度政策落实和生猪生产情况,全省生猪生产持续恢复。
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局长谢卓介绍,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统计数据,三季度末,我省生猪存栏529万头,同比增长21.7%,已经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全年生猪存栏500万头目标任务。猪肉产量可达48万吨,同比增长8%。前三季度,全省猪牛羊禽肉、蛋、奶总产量分别可达74万吨、73万吨、8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4%和29%,能够保障全省市场有效供给。
一直以来,省农业农村厅高度重视生猪稳产保供工作,2019年12月,印发《关于建立生猪稳产保供调度工作机制的通知》,建立全省生猪生产、猪肉市场供应、价格变化、疫情防控、价格补贴发放、困难群众慰问等为主要内容的周报告制度和生猪生产重大项目建设进展季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市场变化,按月调度全省3600个生猪规模场生产进度。
同时,我省坚持抓好生猪生产重大项目建设。争取中央资金2700万元和省级资金2400万元在全省建设了80个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安排资金3000万元用于扶持3个生猪养殖标杆项目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与温氏、牧原、新希望、双胞胎等企业进行对接,为企业在我省发展生猪养殖创造条件。截至目前,42个中央生猪项目已经全部开工建设。2019年中央财政划拨我省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1545万元,我省对高平、太谷、泽州、平定、洪洞、偏关、交口等地承担省育种项目的种猪企业、应用良种的养殖场户给予奖补。
此外,我省还重点落实种猪场和规模猪场临时贷款贴息补助、生猪良种补贴、抵押贷款试点、建设“绿色通道”等工作措施,助力生猪产业恢复。2019年全省共下达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868万元,对全省18.32万头能繁母猪进行饲养补贴。对全省120余个建场时间5年以上、能繁母猪存栏达到500头以上的种猪企业进行补贴,每头能繁母猪补贴200元。山西银保监局、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支持做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有关工作,加大生猪养殖信贷支持力度、创新产品服务模式、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政策、推进保险资金深化支农支小融资试点、强化生猪养殖政策协调,确保稳定生猪生产,充分保障市场供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坚决落实“绿色通道”制度,保障“菜篮子”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正常流通秩序。
根据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需要,我省建立非洲猪瘟联防联控机制,组织开展检测全覆盖专项行动,落实疫情日报告制度,开展生猪调运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屠宰企业“两项制度”回头查行动,强化运输车辆备案管理,全力做好非洲猪瘟防控,有效控制非洲猪瘟疫情跨区域传播风险,保障生猪调运规范有序,促进生猪生产加快恢复。
随着一系列举措的落实,市民也感受到了猪肉的价格变化。12月1日晚间,在长风街美特好超市,市民张丽琴选中了一块肉:“这块五花肉一斤26.8元,我觉得挺合适的,准备买回去做红烧肉。最近感觉到猪肉的价格降了不少。”记者在其他超市和农贸批发市场也了解到,生鲜肉类的价格都呈下降趋势,每斤猪肉的价格从18元至30元不等,价格的不断下降也带动了猪肉市场销量的不断回升,很多市民菜篮子里各种肉类品种都多了起来。(记者王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