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山西运城市对一片乱石滩进行生态修复,2014年,因项目部分功能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工程一度停滞。
这一停就是五六年。5.8亿元的投资产生不了效益,却引发不少问题。
这样的项目并非个案。一些“半拉子”工程,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妥善解决,日积月累,就容易形成久拖难决的“旧账”。近日,运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理旧账”大起底工作,启动梳理、化解“旧账”程序,对各类型“旧账”明确责任主体、解决思路,推动分类化解。经过多方努力,乱石滩荒废多年的资源被盘活,积累多年的矛盾得以化解。
按照“理得清、理得准,可推动、能见效”原则,运城市上下联动、精准对接、层层把关:各县(市、区)、运城开发区、市直各有关单位上报“旧账”,由发改、环保、住建、规划和自然资源、财政等相关部门对“旧账”进行全面会诊,仔细甄别,对照政策,逐项筛选。
针对“旧账”不同情形,运城有关部门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对于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旧账”提出整改意见;对于符合国家政策、但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分门别类,厘清问题症结。
运城市对梳理出的“旧账”建档立卡,坚持一事一策,挂图上墙,实行“一个‘旧账’、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把“旧账”列入督办重点,及时跟踪化解推进情况。
“‘旧账’的成因很复杂,‘新解’也要依据新政策,理清源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运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要破解这些问题,需要领导干部主动担责、积极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目前,围绕民生、发展等重点工作,运城市摸排、确定了31个“旧账”,力争在一至两年内全部化解。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08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