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村在撂荒地上种植水稻270亩,我们明年打算再扩大90亩,大家有没有意见?”近日,重庆铜梁区石鱼镇三和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一事一议”,商议来年扩大水稻种植规模的事宜。
如何稳定增加群众收入?如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这一直是三和村党支部思考的大事。前几年,村里动员村民种植枇杷,让群众增收23万元。今年,该村党支部将全村的撂荒地进行了整合,动员群众全部种上了优质水稻,预计又能为村集体和群众增收10万元以上。
“思路清,路子广,办法多”,这是三和村群众对村党支部书记姚永国的评价。几年前,三和村没有集体收入,要发展,没钱怎么行。经过深入调研,姚永国发现由于村里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让不少土地闲置着,心里就萌生了利用这些撂荒地,大力发展经果产业的想法。经过宣传发动,姚永国的想法逐渐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于是村党支部组织村民代表多方学习考察后,首批流转了300亩撂荒地,并全部种植上了大五星枇杷。
在流转土地过程中,如何保护群众的利益?石鱼镇三和村严格按照区委工作要求,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革,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村里发动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形式入股,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实现农民变股东。农户收益按照“保底+分红”的模式进行分配,建卡贫困户的收益高于一般农户收益的5—10%,另抽取5%集体经济组织收益作为建卡贫困户专项公益基金,用于贫困户应急救助和产业发展。
对于村党支部的决定,三和村村民黄乘明第一个赞成,他乐呵呵地说:“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我们不用操心土地的事情还能拿分红。”好的举措,同样也得到了其他村民的响应,很快村委会与有意愿的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
2019年,姚永国带着村民代表到成都学习枇杷种植技术,并首批投入2万元购买了枇杷果苗。回来后,聘请了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常态化开展果蔬种植指导服务工作,从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枇杷苗长势优良,第二年就开始挂果。石鱼镇三和村还与电商公司合作,通过电商平台将枇杷远销全国各地,为村集体增收了23万元。
尝到了发展集体经济带来的甜头,石鱼镇三和村第二批流转了270亩撂荒地种植水稻,按最低价120元/100斤、亩产500公斤计算,农户种植有机水稻每亩产值有1200元,除去直接生产资料成本820元/亩,纯利润有380元/亩,270亩的纯利达到10.26万元,其中流转土地的农户可分得6.21万元,贫困群众64亩地可多分1026元。
石鱼镇三和村还积极探索资源开发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增收型、项目带动型等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利用农村闲置小学、门面房、闲置厂房等村集体资产,通过出租或入股等形式,实现由过去的“输血救助”向“造血自生”发展模式转变。
如今,石鱼镇三和村富裕了,村民们纷纷为村党支部竖起了大拇指。三和村建卡贫困户胡大东幸福地说:“党的政策好,党的干部好,我们贫困户有新衣服穿,有肉吃,还成了股东,拿分红,感到幸福美好生活来了。”
目前,石鱼镇三和村成立了铜梁区犁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对本村荒田进行大面积整合,全村1000余亩荒田中已有360亩流转到犁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包括脱贫户10户35人的32亩,低保户20户30人的32亩。
“我们将继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坚定不移走“农业稳、工业强、商贸旅游活”的发展之路。”姚永国满怀信心地说。(王桂 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