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到来,天亮得早。5点刚过,广西南宁市民潘慧蓁就起了床,下楼来到沙江河湿地公园锻炼。“前些年这条河又黑又臭,靠河住的居民都不敢开窗。现在水清岸绿,鸟语花香,我们再不用羡慕‘隔壁’那考河岸边的居民。”
那考河和沙江河是南宁内河竹排江上游的左右支流。这对姊妹河一度“同病相怜”——水体黑臭。2015年,以流域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及海绵城市建设为内容,南宁市率先启动那考河治理。2017年,那考河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17年4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宁考察了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在那考河湿地公园,总书记听取南宁市内河水系分布、海绵城市建设等情况介绍,实地察看整治成效。他对南宁市整治城市内河河道,形成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休闲滨水景观带的做法表示肯定,希望他们探索更多经验。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南宁在更大范围内推进水环境整治。沙江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于2017年9月开工,陆续完成截污补水、污水处理、智慧河道和海绵城市建设等多项工程,2019年1月进入正式运营期。
提升河道管护水平
沙江河项目整治河道总长8.59公里,其中5公里穿越人口密集的城中村,涉及6万多人。综合治理之前,沙江河面临两岸垃圾四处堆放、施工弃土侵占河道导致水质变劣等环境污染问题。
“沙江河的情况比那考河复杂,治理难度也更大。跟那考河一样,沙江河也是以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进行全流域整治,项目总投资20多亿元。”南宁北排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胜龙介绍,沙江河治理项目借鉴那考河项目经验并有创新突破,达到了绿化面积更大、水体更清澈、景观更别致的治理效果。
在沙江河鸡村段,一级级跌水坎按地形分布,水流经过时形成一层层小瀑布,如梯田一般好看。“利用沙江河比那考河更大的河流地势落差,我们将原本的截污坝设计成景观生态堰。”孙胜龙说,污水经处理后达到地表四类水标准,层层叠瀑形成水清到底、溪流潺潺的生态景观。
“水清了,景美了,村民们散步来到这里都要拍上几张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秀一秀。”鸡村村民黄新说。
占地4.46公顷的沙江河污水净化厂是广西首座全地埋式再生水厂,每天可处理截污管网收集的污水和生活污水约5万吨。厂房隐藏在地下,地面上建成生态公园,供市民休闲。整治后的沙江河流域,绿化景观面积共计77万平方米。
“我们还推进智慧河道建设,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南宁市住建局局长宁世朝说,沙江河沿岸实行全程监控,在中控室就可实现河道管控;河道断面设立水质监测室,实时测定水质;水厂出水口设置水质监测点,数据与南宁市生态环境局监测中心连接,确保水质测量数据精准有效。
得益于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提升,沙江河项目治理面积更大、效果更好,运营成本则更低,同那考河治理项目相比,每公里可节约建设成本300多万元。
排水管网“一张图”
今年3月25日,一场暴雨突袭南宁。经开区金凯友谊路口,大量雨水从排水口反涌到地面,行人受阻,车辆被淹。
6月15日,受台风“鹦鹉”影响,暴雨再次袭来,南宁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和防内涝Ⅳ级预警。这一次,金凯友谊路口没有再出现积水内涝。
“两相对比,要归功于排水地理信息系统。它将全市地下排水管网信息整合成‘一张图’,在这张图上,每一根地下排水管都清晰可见,径流、水位等相关数据一览无余。”南宁市住建局副局长吴智告诉记者,利用这个系统迅速定位反涌的雨水井,工作人员及时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上游三个方向的雨水同时流向这个路口,却只能通过一根管径偏小的管道排往河道,排水能力明显不足。
改造管道,提升排水能力,优化排水流向,让雨水实现分流……对症下药,金凯友谊路口积水问题迎刃而解。
“共绘一张图,前提是要对全市排水设施进行整合管理。”南宁市排水公司设施运营维护科科长韦雄飞表示,此前,南宁排水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问题,两根相邻的排水管可能分属市政、属地政府、平台公司等部门和单位管理,一旦出现内涝,协调运转都成问题。
“去年9月起,南宁市住建局将市政排水管网、泵站等排水设施全部委托我们公司统一管理运营,从机制上解决了多头管理弊端。”韦雄飞介绍说,公司已接收全市4692公里排水管的管理权,并对积水点逐一排查,形成“一点一策”整改方案。
海绵改造带动环境改善
“下沉式绿地可汇入径流雨水并短期存储,减轻市政排水管压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在澜湾九里小区的一处小花园旁,指示牌上这样介绍。
“这个花园是向下凹的,下雨时能把周边雨水收集起来,既避免道路积水,同时还可形成一个小水池景观。”小区住户刘先生告诉记者。
2018年7月,《南宁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
“海绵城市建设,形象地说,就是要让城市能像海绵那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利用,以此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洪涝灾害。”广西华蓝设计公司市政设计院副院长秦德全说,“除了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海绵设施还包括透水铺装和雨水收集回用池等。”
除了新建小区,南宁也在大量老旧小区启动了海绵化改造。厢悦园小区是全市第一批海绵化改造小区,这里的停车位已被改造成能透水的生态停车位,混凝土路面铺上了透水沥青。
雨水花园是南宁市南湖公园海绵化综合改造工程的重要项目。南湖公园工程师黄妙妮介绍,南湖公园共有12个雨水花园,通过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可以吸收净化雨水,达到净化水体、造景及养护植物的目的。
建好还要用好,海绵设施维护管养机制也在不断完善。“我们要定期检测土壤的透水率,通过补充松散填料,保证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黄妙妮说,“这些技术要求都写入了公园出台的海绵设施管理办法。”
2015年,南宁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截至今年5月,全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已开工319项,完工262个项;计划项目总投资87.7亿元,实际完成总投资111.47亿元。
“我们要坚持治水、建城、为民,加大内河水体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海绵城市项目建设,推进邕江两岸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推动绿城品质升级,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建设高品位的现代宜居都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王小东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04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