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时期,新知频出。
但看到眼前涌现的新事物,比如种种抗疫神器的出场就令人目不暇接,还真是让人按捺不住躁动的好奇心。毕竟突发的事情,总让人感觉在应对时间不足的情况下,还要接受自己知识面狭窄的灵魂拷问。
叶克膜(ECMO)——
让心肺“歇一会”,却要付出“心酸”的代价
这次疫情,第一个在国人面前“亮相”的就是ECMO,学名叫做体外膜肺氧合,也被称为“叶克膜”或者“人工肺”。
通俗来说,这是一种辅助呼吸和循环的急救装置,可以让心肺暂时“休息”,短暂代替人体自身的心肺功能,但作用仅限于维持生命体征,为手术或抢救争取时间,并不能对疾病起到治疗作用。
那么,是不是叶克膜就是“高级”呼吸机?
我们常见的人工呼吸器(也称呼吸机)虽然也是维持病患正常呼吸的设备,但是它却不能代替叶克膜。从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来看,人工呼吸器不能替代叶克膜。它只能用于心肺功能正常的病患,而对于心肺功能已经“停摆”的疫情患者来说作用并不大。
方舱医院——
其实咱们早就见过面了
在今年的防疫类新闻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绝对有“方舱医院”。你还以为这是头次见面的新事物?随随便便起的“新名字”?其实,20世纪60年代在国际上就已经出现“方舱医院”了。而我国在1995年也研制出第一代方舱医院系统装备。“方舱医院”在数年前就已经在国人面前“大显身手”了。
方舱医院是解放军野战机动医疗系统中的一种,在各种应急救治中有着广泛应用。方舱医院与野战机动医院类似,由活动的“房子”建成,在野战条件下以医疗方舱、技术保障方舱、病房单元、生活保障单元及运力等组成,依托成套的装备保障完成伤员救治等任务。舱内无菌程度完全可以达到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
新松机器人——
除了帮忙看病、护理,连送饭的活儿也接了
在隔离病房外,除了能看到全副武装的医护人员,还能瞧见穿梭于各个通道的机器人。除了帮忙看护,小机器人连送饭的活儿,也全部揽了下来。
新松智慧医疗设备,已向防疫前线单位捐助了总计超过610万元的系列机器人产品及智能医疗辅助设备:医用配送机器人7台、多功能餐饮服务机器人14台、智能护理床10台。
医用配送机器人及智能护理床将被发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及疑似病例的护理与救治工作;多功能餐饮服务机器人将被发往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完成疫情高发区来沈人员的服务接待与餐饮配送工作。
负压救护车——
与“疫情”赛跑的“悍将”
救护车作为病人快速救护转运的重要工具,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使命。但面对具有极强传染性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言,普通的救护车显然不符合其转运要求,这时具有负压装置的“负压救护车”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负压救护车与普通的救护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可以提供“负压隔离”功能。负压救护车在车内设有一个独立的隔离医疗舱,这个隔离舱具有防腐、隔离、通风、耐菌的特点,它不仅可以对车内外空气的交换进行消毒过滤,还可杀灭99.97%的细菌。
然而,生产一辆负压救护车通常需要经过基型车生产、改装两个步骤,其中基型车生产一般需要2周,而负压救护车改装需要历经发泡保温处理、布线、内饰安装、电气及医疗设备安装、负压设施安装等多个步骤,也要历时2周。所以说,一台合格的负压救护车生产周期需要大约1个月的时间,成本也要比普通救护车高出许多。
就在这种苛刻条件下,沈阳造的40辆华晨雷诺金杯负压救护车竟能如期运抵武汉,并很快分配至湖北各地供医疗机构使用,在与病毒抗争的一线上,再次“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