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叶含勇、李倩薇
12月18日,成都轨道交通5条线路同步开通运营,一次性新增超过160公里,总里程飙升至558公里,成为全国轨交“第四城”。城市交通速率的快速提升,映照着成都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跃升进程。
进入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叠加冲击,成都经济呈现恢复快、韧性好、可持续的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加速回升的强韧曲线。
今年1-11月,成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截至11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数量2892604户,同比增长26.32%,增量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城市韧性的显著增强、经济社会的全面恢复与持续健康发展,与成都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全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持续努力密不可分。
“十三五”时期,成都多重战略机遇叠加:“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交汇实施;构建新发展格局、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密集部署;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重大使命,推动成都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黄金机遇需要黄金作为,成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向高质量发展全速“进击”。
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成都坚持以协调发展构筑新空间,推动空间结构调整、经济地理重塑,高起点规划建设成都东部新区。
跨越龙泉山,推动城市空间格局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成都此举不仅是破解现实环境资源约束、打开城市发展空间的现实选择,更是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保持成都安逸生活品质的必然之举。
素有“城市之眼”之称的丹景台景区,如今已成为人气爆棚的网红地标。作为引领成都“东进”的支撑性工程,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全面建成后,全市人均增加10平方米净森林,每年固碳31万吨,释放氧气23万吨,创造30余万个就业岗位……
从“产城人”到“人城产”。成都坚持以创新发展培育新动能,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重塑城市竞争优势。
2019年入驻天府国际生物城的汇宇制药有限公司两次进入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标名单,其自主研发生产的抗癌药品以绝对价格优势赢得市场,带动同类进口药品降价超过30%。“汇宇搬来生物城的初衷就是为了集聚优质人才,这里高密度的产业集聚和高起点的生态营造受到高端人才青睐。”公司董事长丁兆说。
天府国际生物城是成都推进经济组织方式变革,在全市组建的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在这些产业功能区内,成都市规建了54个总计28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建成标准化厂房276万平方米。新引进产业化项目94.8%落户产业功能区。
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成都加快培育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目前,成都每天有近200家新经济企业产生,新经济企业已逾36万家,2020年实现新经济增加值3655.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1.5%。
从“钢筋水泥丛林”到“青山绿道蓝网”。青山为底、绿道为轴、江河为脉,成都坚持以绿色发展开辟新路径,积极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
“以前我觉得绿道只是一条绿意盎然的路,现在发现,它其实是在城市里构建了一个美好生活的体验空间。”成都天府绿道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康瑛一边看着绿道热力地图一边对记者说,成都已累计建成天府绿道4238公里,在绿道运动、游玩早已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高频次选择。
“到2025年,实现城市绿地率不低于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4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0%。”走向“十四五”,成都明确提出人均绿地目标,以期以绿色开辟新路径,实现城市生活品质的突破性提高。
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成都坚持以开放发展厚植新优势,亚蓉欧立体大通道体系基本形成,城市枢纽能级实现跨越式跃升。
12月24日,成渝高铁提速提质运营,时速350公里、平均20分钟一趟,成渝挺进“一小时交通圈”;与此同时,天府国际机场试飞工作也进入倒计时,凤凰展翅、神鸟待飞,成都加速跑进双机场第三城的世界“飞客”圈。
12月25日,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今年1-11月,中欧班列(成渝)逆势上扬开行超过4400列,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量的37%,保持全国领跑水平。”成都国际铁路港管理委员会主任郑泉峰说。
建设亚蓉欧航空枢纽、陆海新通道枢纽,畅通“欧盟-成渝-日韩”和“成渝-东盟”开放通道,成都将进一步强化亚蓉欧陆海空战略大通道以及大开放平台的整体形成。郑泉峰表示,成都将更好地用好班列、用好口岸来服务成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从工业逻辑到人本逻辑。成都坚持以共享发展开创新局面,推动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市宜居优势进一步巩固发展。
在成都东门码头,乘坐一艘古色古香的乌篷船,顺着锦江而下,途经合江亭、兰桂坊等地,欣赏两岸亦幻亦真的光影秀,在绚丽夺目的船程中领略不一样的锦江风物、人文风情。如今,“夜游锦江”已成为成都的一张独特名片。
但很长一段时间,这种“安逸”因为水质恶化、市民不得不掩鼻而过打了折扣。2017年12月以来,成都开启新一轮锦江水生态治理和锦江绿道建设。不久前,锦江示范河湖建设顺利通过了水利部专家组验收,河道水质从劣五类提升到三类。
2020年11月18日揭晓的“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成都再获第一,并且是十二连冠。回望“十三五”,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成都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全方位构建“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
创新不胜枚举:加快构建“15分钟公共服务圈”;以TOD开发重塑城市形态,推进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区域一体化设计,实现交通、商业、生活“多圈合一”;加快完善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体系,构筑全民参与、全龄友好的社区生活场景……
刚闭幕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成都提出“十四五”将聚焦10个领域实施一批幸福美好生活重大工程。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回归生活导向,成都的城市生活将有一番新的美好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