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河南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坚持农村公益电影放映——

把大银幕送到小村庄

刘 阳     2020-12-16 10:00:26    人民日报

近年来,河南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坚持公益电影放映,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按照“市场运作、企业经营、政府购买、群众受惠”的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农村电影改革发展新模式,共放映故事片、科教片等公益电影14万多场次,观众达上亿人次,为农民群众源源不断输送精神食粮,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新路子。

 

服务基层群众,放好“惠民电影”

“圆满完成公益电影放映,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社会责任。”河南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经理郭建华说。公司认真做好农村公益场次电影放映的落实工作,紧紧抓住开封市祥符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改革发展试点的机遇,在全区建成了以河南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为龙头,各乡镇为重点,各行政村为基点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网络,让祥符区的15个乡镇、336个行政村的群众足不出村,就能每月看上一场免费的数字电影。5年来,共放映数字电影2.1万多场,观众达1800多万人次。

“我生在花生窝,长在花生主产地。”为了让乡亲们通过花生获得更好的收入,在郭建华的建议下,河南影视集团拍摄了科教片《咱家花生好收成》,影片有故事、有知识,让农民在欢声笑语中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老乡李永乐看了这部电影后,决定辞掉城里的工作返乡创业。在当地政府和郭建华的鼓励支持下,2017年4月,李永乐组建了青年创业团队,调研当地农产品,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为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针对农村信息闭塞和农民急需科技知识的实际现状,祥符区委、区政府把放映科技电影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为民要办的实事之一,纳入财政经费预算。通过观看一部科技电影,让群众学会一门致富技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促使农民责任田增产增收,服务新农村建设。

近3年来,公司已放映科技电影2.3万多场,观众达2100多万人次。乡村里一时流传起“送来米,送来面,不如送部科教片”的顺口溜。村干部还编出了顺口溜:“宣传科技没会场,扪心自问苦思量,如今找到切入点,电影一放帮大忙。”河南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送来的科教片,被群众称之为“惠民电影”。

 

助力脱贫攻坚,放好“富民电影”

科技电影被祥符区农民亲切地称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近年来,随着当地“黄河水浇灌+科技兴农”政策的实施,祥符区地膜花生增产一倍。在郭建华的积极推动下,区里花生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保护面积达50万亩,花生价格也翻了一番,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字招牌”。

为实现扶贫立志,普及科技知识,助力脱贫攻坚,推动科技文化服务资源向贫困村倾斜,河南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在71个贫困村、29个贫困户较多的非贫困村,组织开展了“百村千场”扶贫扶智科教电影放映活动。每村在确保每年12场的基础上,加大了电影放映力度,每村委增加10场的放映任务,共增加故事片、科教片3000场,重点放映宣传党和政府精准扶贫脱贫政策、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特色种植养殖、农村特色加工、电子商务等实用科普新片,并采取扶贫电影“点餐式”菜单放映方式。

通过文化电影放映,河南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深入开展“志智双扶”,让电影帮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科技需求的“最后一米”,让农民获得物质小康和精神小康的双丰收。承担着“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扶贫电影,也被广大群众称之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富民电影”。

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基础上,河南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在全省建起100多个数字电影广场,共为群众免费放映数字电影故事片、科教片8万多场,观众达8000多万人次。

 

增强文化自信,放好“为民电影”

早年间,在村里放映普法影片时,一位老人在散场后仍伤心流泪……郭建华上前询问,老人擦着眼泪说:“你们来晚了,要是能早几年懂法,俺儿就不会进监狱了。”这件事让郭建华久久难以释怀,自此,她动起了电影普法的心思,也在心里埋下了深深的“基层法治情结”。

2017年以来,河南新华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与祥符区人民法院、祥符区人民检察院和西姜寨乡政府率先在西姜寨乡建立了“法治中国梦”公益电影放映点,组织放映普法公益电影故事片、科技片1036场,让广大群众在娱乐的同时接受法律知识教育,让法律真正走进农民心中,帮助农民树立法治观念,使电影普法通俗易懂、深入人心,老百姓称之为“为民电影”。

2018年6月1日,在郭建华的努力下,来自开封市兰考县张庄小学和开封市西姜寨乡多家幼儿园的100名孩子,走进位于郑州市的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巡回法庭,接受法治启蒙。

电影是最有效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郭建华说,今后将继续利用电影声情并茂、易于传播的优势,将党的扶贫方针、惠民政策、优质文化、致富门路及时传达给基层群众,在更大范围内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要“脸”还是要安全? 刷脸支付遇到的质疑多过支持
下一篇: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蹚出新路子 过上好生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