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吴振东、骆飞
一堂八年级生物课,讲的是“给苏州河做体检”。上课前,授课教师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钱君打开视频软件,让远在1700公里外的贵州省赤水市文化中学30多名学生同步听课。课上,钱君和贵州学生进行了顺畅的互动。
“最大的收获是视野上,就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文化中学校长谭立维想到,苏州河边的微生物实验,赤水河边也可以做。“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更加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路径。近年来,上海、遵义两地持续探索东西部扶贫协作机制下的“育人策”。在线下交流因疫情受阻情况下,今秋新学期始,两地间“一校一课表”远程教研教学机制有力“补位”,推动教育帮扶向着全覆盖、精准化、可持续迈进。
经验输出开上“高速路”
“吴校好,我们有线上教研互动相关问题向您请教。”开学后,赤水市元厚小学校长何中远,迫不及待地向结对校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发去信息。很快便收到回复:“期待尽快收到你们的需求,我们共同制定教研互动方案。”
2013年,沪遵两地建立扶贫协作机制。多年来,上海中小学校主要以送教上门的线下方式对遵义学校进行结对帮扶。而今,面对教育需求日渐多元及线下人员交流因疫情受阻的实际,两地达成共识:将结对帮扶主阵地搬至线上,探索切实有效的远程教学教研互动新路子。
“上海教师不远千里,面对面、手把手地带教这里的教师,效果固然好,但覆盖面毕竟有限,要想那些更为偏远的山区学校不掉队,线上帮扶应该成为重要的补充。”遵义市委常委、副市长,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干部联络组组长尼冰说。
对症下药才能提升帮扶实效。据了解,这一帮扶新机制通过“一校一课表”开展,即受助校根据自身短板提出需求,上海结对校匹配相应资源,两校形成个性化“课表”,明确开展教学教研互动的目标、任务、频次等。
赤水市旺隆小学校长雷辉华形容,过去自己像一块海绵,到了上海学校就要抓住一切机会“吸收”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教研制度等方面经验,但“容量”总有尽头。“现在一根网线,可以随时向上海取经,心就定了很多。”
更多教师表示,如果说过去的结对帮扶是靠几位上海教师“走山路”,如今这项工作则是走上了“高速路”。
线上“急诊”提升教师获得感
走进教室,拥有6年教龄的旺隆小学语文教师张青梅略有些紧张。听她上这堂课的,还有身处屏幕另一端的上海市中远实验学校的三名资深教师。
课后,上海教师向她提出建议:教案还可以做得更仔细、教学节奏还能把握得更好、情感拓展还可以更加深入。
“以前我去上海,相当于看‘门诊’,现在我线上就能看‘急诊’了,教学上的不足我可以马上改进。”张青梅说。
钱君的视频实验课上,听课的“学生”还有赤水市教育局干部和文化中学的十余名教师。“学到了生物课进行课后拓展的方法”“过去总觉得西部地区困难多,做实验就想着实验室里有什么,其实走进日常生活就会发现更多的教学资源”……课后,教师们也交流了体会。
目前,遵义市共有近360所学校开展了与上海学校的“一校一课表”结对帮扶工作,内容涵盖教学管理、学科教研、学生活动组织、创新课程构建、心理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更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通过网络“涌”进曾经难以触达的偏远学校。
“上海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高,我会把这些理念融进我的教学中。”一名村校教师说道。
“让结对帮扶成为双方共赢的事”
对“一校一课表”模式点赞的,不只是受助学校的教师。
“这项机制降低了上海师资赴遵的人力、财力、时间成本,不仅交流更为通畅,精准性也大大提升。”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徐琼说。
在吴蓉瑾看来,虽说帮扶的理念是“遵义所需,上海所能”,但上海教师也从中受益良多。“当地老师对事业发展的追求,对每个孩子的关注程度,都值得上海老师学习。”
两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使“一校一课表”工作加快推进。一方面,上海学校把自身最优的课程、最好的课堂倾囊相授——“性别教育”特色校上理工附小与结对的遵义市湄潭县湄江四小开展同课异构等工作,聚焦留守儿童自我防范意识、性别平等意识培养,帮助形成湄潭性别教育精品课程。另一方面,遵义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特色课也丰富着上海师生的学习体验。
不久前,支教遵义的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教师侯惠俊通过网络,把赤水市丙安古镇的红色历史向甘泉学校师生作了一场直播。“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有责任把这里的红色历史告诉上海孩子,也希望在孩子们心里厚植上海与遵义这两座红色城市的情缘。”
“成功的帮扶不是一方的单向付出,而是两地师生的共同成长、携手共赢。”尼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