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施雨岑)10月16日,英国伦敦,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明媚的阳光里,年轻的中国外交官于果与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警探苏菲·海斯满面笑容、热情击肘,庆祝他们刚刚签署的文物接收确认书。
至此,一批68件流失英国文物的所有权被正式移交给中国政府。
时光倒流25年,同一地点,中国人第一次从英国警方通报中得知这批文物的线索,由此开启了长达25年的追索征程。“这是中英两国近年来在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取得的重要标志性成果。”在国家文物局1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这样总结。
一个通报开启的漫漫追索
这个长长的故事,始于25年前的一个电话。
1995年2月,英国警方向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文化处致电,通报在侦破一起国际文物犯罪案件过程中发现疑似中国文物。接到电话的文化处二秘于芃立刻将情况上报。
经国家文物局初步鉴定,确系我国禁止出境文物。当年3月,英国警方实施“水烛行动”,截获扣押嫌疑人运抵英国的大量文物。国家文物局派员赴英鉴定,确认为走私中国文物。
在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多部门共同组成的“追索英警方查扣走私中国文物工作小组”立刻展开相关工作。
1998年2月,迫于中方压力,该案2名主要嫌疑人与国家文物局签署归还文物协议书,5月3000余件返还文物运回北京;8月,该案另一名嫌疑人与国家文物局达成和解,归还7件文物。但是,该案中1名文物购买人拒绝参与协商谈判,涉案文物一直被英国警方扣押。
时光飞逝,已成为公使衔参赞的于芃曾谈起这桩“悬案”,后辈于果用“惊心动魄”概括这段耳闻的传奇。
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成为了“续写”传奇的一员——今年1月,于果接到伦敦大都会警察局邮件,告知因购买人去向不明,且扣押时间超过追诉期,该批涉案文物被界定为无主物,主动提出希望将该批文物归还中国政府。
消息传回国内,国家文物局立即组织重启追索机制,拟定追索方案,组织专家鉴定,形成追索清单,向英方发出追索函,代表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返还要求。经过现场清点,最终认定追索文物共68件,伦敦大都会警察局同意全部归还。
10月20日,随着CA938次航班平稳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流落异乡多年的瑰宝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从未被放弃的文化瑰宝
在被英国警方扣押期间,这批文物并没有被遗忘。“国家文物局始终未放弃追索,与我驻英国使馆、英国警方保持联系,长期关注进展。”关强说。
今年7月底,于芃、于果等人赴英方仓库现场清点这批沉睡多年的文物。当凝结数代文物工作者和外交人员心血的追索成果真实地摆在面前,曾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感慨万千。
这批文物归国后,国家文物局旋即组织专家开展鉴定工作。
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邓超介绍说,经专家讨论研究,68件文物中,暂定二级文物3组13件、三级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它们有这样几个特点:时间跨度大,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清代;产地分布广,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陕西、河北、贵州等地均有所见;器型丰富,品相较好,精品较多,一些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文物是灿烂文明的缩影,记录着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重要信息。
“比如这套唐三彩七星盘,由承盘、6个小杯和1个大杯组成,盘外壁及杯器身施黄、绿、白等釉,釉色鲜亮。它们是唐代现实生活的再现,也反映出唐代制陶工艺的高超水平。”邓超说。
25年间逐渐改变的“国际风向标”
从今年1月接到警方通知到10月文物归国,本次追索行动显得异常顺利。对比25年前,我国的流失文物追索工作掌握了什么“秘笈”?
事实上,流失文物追索不仅牵涉极其复杂的法律难题,还往往涉及民族情感和国际关系,是需要一代代人不懈努力的系统工程,被公认为世界性难题。
20多年来,中国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和流失文物追索能力,致力于文物返还领域国际规则改革与完善的正义事业,推动国际规则向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演进。
中国与23个国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彰显中国特色的国际合作机制。
“与此同时,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国际法律秩序发生了历史性改变。”关强说,“非法流失文物应返还原属国”“打击文物非法贩运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等理念已成为国际共识。包括英国在内的诸多文物市场国加入了“1970年公约”,为各国开展追索返还合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伦敦大都会警察局警探苏菲·海斯对此事的观点,恰是这一“国际风向标”的印证——这批文物“于法于理都应该归还”。
站在更加深远的历史维度回望,这不仅是对一代代中国“追宝人”不懈呼唤的回应,更是国际法律与秩序发展的必然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