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2日电(记者谭谟晓、邵琨)超过4000万!这是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数量,这一数字还在增长。老人难以独自生活、家人奔波照料、经济负担加重……“一人失能、全家失衡”是不少家庭面临的难题。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自2016年开展试点以来,有效提高了失能老人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负担。日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又新增14个试点城市(区)。如何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健康发展,更好解决失能老人护理保障问题?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25.4%的老年人需要全方位照料”
“母亲年纪大了,去年还摔伤了腿,大部分时间都要卧床。基本都是我在照顾,可我也快70岁了,越来越吃力。”提起这些年照顾母亲的日子,北京市民刘阿姨充满感慨。
“小”老人照顾“老”老人,是当下很多“失能家庭”的真实写照。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社科院日前联合发布的《2018-2019中国长期护理调研报告》,在对部分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30岁至59岁成年人调查后发现,65岁是老年人面临失能风险的重要转折点。
报告显示,有4.8%的老年人处于日常活动能力重度失能、7%处于中度失能状态,总失能率为11.8%。也就是说,超过十分之一的老年人在穿衣、吃饭、洗澡、如厕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无法完全自理。基本自理能力的衰退也伴随着独立生活能力的退化,25.4%的老年人需要全方位照料。
谁在照顾他们呢?子女、配偶、保姆是提供服务的主力军,第三方机构服务占比不高。
记者采访了解到,很多家庭有这样的感受,家里一旦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人手立刻变得紧缺、经济压力增大、工作受到影响,虽然尽全力照顾,但由于不专业,老人生活质量不高。
“由于护理保障不足,不少老人在需要护理时选择长期住院,导致医疗资源浪费,也加重家庭负担。”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有了长期护理保险,就可以让参保老人得到实惠,医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专业护理机构得到发展,实现多赢效果。
“家庭负担减轻了,老人生活质量提高了”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康颐养护理院的房间里,有24小时紧急呼叫系统。老人手腕上的智能手表不仅可以测心率,还能定位求救,一旦有突发情况,就能立即联系到护理人员。
78岁的韩阿姨居住于此,她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子女不能经常在身边照料。
“把老人交给他们,我们放心。”韩阿姨的女儿说,我母亲的情况符合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申报条件,有了保险后,用药、治疗及部分生活照护费可以报销,每个月能减免约3000元,退休工资就够支付费用了。有了专业人员护理,老人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韩阿姨享受的是当地提供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自2016年起,我国在青岛、上海、宁波等地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在经办青岛市长期护理保险业务时,除了提供经济补偿,我们还强化健康管理服务。”中国人保健康社会保险部政策研究处副处长易春黎说,防优于治,变被动护理为主动预防,能延缓参保人失能进程,降低护理需求发生概率,提高生活质量。
长期护理保险不仅缓解了失能人员的护理保障问题,也节省了医保基金。
经办上饶市长期护理保险的中国太保寿险,分析上饶市764例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满一年的人员发现,年人均住院次数下降36.8%,医保基金支出下降40%。
让长期护理保险惠及更多老年人
国家医疗保障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15个试点城市和2个重点联系省的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8854万人,享受待遇人数42.6万,年人均基金支付9200多元。
今年9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发布《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新增北京市石景山区、天津市、晋城市、呼和浩特市等14个试点城市(区)。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长期护理保险要让更多人受益需要解决好“资金从哪里来”和“谁来提供服务”的问题。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宗凡认为,在医保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现行试点城市大多仍依赖基本医疗保险来筹资,没有实现互助共济、责任共担,筹资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欠缺。应完善多元筹资机制,均衡各方责任,为长期护理保险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失能鉴定标准和护理服务标准决定了长期护理保险覆盖的人数和服务质量。从目前试点城市情况来看,各地存在差异,标准不统一。
易春黎说,建立统一的失能鉴定标准和护理服务标准,能够在全国层面了解失能人员整体现状,便于建立精算模型,分析预测未来失能风险,科学评判每个人的服务需求,也有利于护理机构良性竞争,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当前,长期护理保险经办工作多由保险公司承担,但经办水平参差不齐。
一位保险公司人士坦言,从长远看,长期护理保险应坚持专业化经办管理方向,有关部门应严格审核保险公司资质条件,确保长期护理保险业务稳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