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聚焦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系列报道之二

远离“饭圈乱象”“祖安文化” 别让网络不良社交荼毒孩子

赵光霞 宋心蕊    2020-09-02 16:27:25    人民网

不管是存在“互撕”“氪金”(指花钱购买偶像相关产品)现象的“饭圈”,还是充满戾气的“祖安文化”,都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8月25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将加大对“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的治理力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黄楚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虞鑫就此现象接受了人民网文娱部的专访。

黄楚新指出,“饭圈”等不良网络社交行为被直接“点名”,体现了相关部门对当前互联网文化最新发展状况的关注。“及时出手治理乱象,更是相关部门积极履职、主动作为的表现,有助于网络空间走向清朗,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饭圈”压榨时间精力 青少年易盲目追星

“圈子”就是兴趣、爱好相同的个体集聚在一起形成的群体。所谓“饭圈”即是由共同喜欢偶像明星的“追星族”集结而成。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追星群体的年龄正在趋于年轻化,受访者中近7成“00后”承认自己在追星。

在流量经济深度介入娱乐产业的当下,“饭圈”追星早已不只停留在听听歌曲、看看影视作品之类的个人行为层面。虞鑫分析称,“饭圈”有着高度职业化的分工和结构,“粉头”、“站姐”等以追星作为谋生职业的人群,是“饭圈”中起到核心连接作用的主要成员。

大量粉丝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讨论着关于偶像明星的一切,共同推高偶像明星在舆论场中的声量。青少年通过QQ、微博等社交平台展开网络社交的同时,也被无形中裹挟,她们在“饭圈”好友和“大粉”的鼓励或煽动下,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打榜、控评、转发、点赞……沦为免费的“数据劳工”。

“未成年人与职业追星者深度接触,过早地介入娱乐产业、粉丝产业,不利于其身心成长。”虞鑫说,一些职业化的“饭圈”人士不只诱导青少年的消费行为,甚至利用未成年人的无偿劳动获取经济利益。

而在粉丝们看来,流量就等于价值,她们希望看到自己喜欢的偶像明星在各种榜单中名列前茅,在各个领域“出圈”成为话题,从而名利双收。为了证明偶像明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粉丝们往往会用“团建”的方式,鼓动更多的粉丝加入进来,一起完成所谓能提升偶像价值的“任务”。

黄楚新直言,未成年人为偶像明星“刷数据”、过度“氪金”等行为已经偏离了理性层面,不仅为青少年及其家庭带来经济负担,更影响到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他指出,一些商业公司、明星艺人的经纪公司为了“流量”,引导未成年人为偶像明星批量转发留言,在投票榜单上投票、刷票,甚至鼓励未成年人打钱、“集资”,诱导缺乏一定判断能力的未成年人将这些行为视同对偶像明星的喜爱。一些青少年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荒废在“追星”“刷数据”等活动上,走上了盲目追星的歧途。

 

“互撕”“祖安”风气不良 网络暴力伤害身心

因不同的偶像明星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由此引发的粉丝“互撕”行为也是“饭圈”的一大痼疾。小到言语摩擦,大到互相辱骂,甚至大量粉丝会“群起而攻之”,形成网络暴力。在此过程中,无论发起攻击还是遭受攻击的任何一方,都被淹没在群体的极端戾气中。

“由于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社会经历有限,遇到网络暴力时往往无法正确应对”,黄楚新表示,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遇到问题往往埋在心里,更容易加重心理负担,造成身心伤害。

网友“莉莉周”是一名高中生,同时也是某流量明星的粉丝。她喜爱的明星不时遭受“黑粉”的恶意攻击,为了“反黑”,她会在微博上和“黑粉”辩论,“有些话非常恶毒,我看到就很不舒服,有时在学校上课时突然想到这些事,心情就会很低落。”

黄楚新建议,未成年人在网络社交中面临网络暴力问题时,应当第一时间与父母、老师等成年人进行沟通和倾诉,特别是涉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时,务必寻求外界帮助,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互联网空间,除了大家熟知的“饭圈互撕”,经常会充斥着不堪入目的网络用语,再如此次《通知》中被点名的“祖安文化”,也是网上荼毒青少年的一种语言暴力。“祖安”一词源于某网游同名服务区,该区玩家以爱说脏话、擅长骂人著称,此后“祖安”逐渐演变成飙脏话、爱骂人的代名词。

人民日报客户端此前曾发表评论文章《把“祖安”这种文化垃圾彻底清理干净》,批评粗鄙暴戾的“祖安文化”,并指出,作为互联网原住民,这一代青少年对网络表达往往无师自通,从刚刚接触到追风玩梗,是个很迅速的过程。尤其是在缺乏足够判断力的一些青少年看来,“祖安文化”尽管出口成脏,却有冲决现有道德规范的特殊“气质”,这种“魔力”诱使他们沾染其中,甚至衍生出“归属感”,乐此不疲。

目前,治理不良网络社交行为风气,避免对未成年人产生恶劣影响,已经被相关部门提上日程。国家网信办7月初启动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专门提出,重点整治诱导未成年人无底线追星、“饭圈互撕”等价值导向不良的信息和行为,大力整治明星话题、热门帖文的互动评论环节煽动挑拨青少年粉丝群体对立、互撕谩骂、人肉搜索等行为。六部门此次印发的《通知》中也再次点名"饭圈",明确强调将对涉及未成年人网络社交中出现的侮辱谩骂、人身攻击、恶意举报等网络欺凌和暴力行为,以及敲诈勒索、非法获取个人隐私等违法活动予以查处。对相关QQ账号、群组等通报相关企业,依法依规采取关闭群组、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

 

平台应当积极作为 文明上网从我做起

《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在网上遭到讽刺或谩骂的比例达42.3%,同时指出,社交网络的高速发展为网络暴力产生和蔓延提供了滋生环境。网友“三七”表示:“掐架搞的网络环境乌烟瘴气,那些不作为的平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网友“萌萌”说:“影响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网络平台不能一切为了流量。”

“网络社交平台应当积极承担起自身责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畅通反馈机制,切不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事态发展,成为滋生不良社交行为的‘温床’。”黄楚新建议,网络社交平台应当完善相关功能设置,对未成年人付费、集资、打赏等“氪金”行为进行约束。此外,针对目前网络上一些成年不法分子对未成年人进行恶意诱导、唆使的言论,平台应当通过人工+技术的筛查方式,不断强化内容监管,为青少年提供干净清朗的网络环境。

虞鑫同样认为网络社交平台可以依靠技术对不良社交行为进行干预,保护未成年用户:“其实,网络社交平台一般都有着非常强大的用户大数据分析能力,完全可以通过用户的发帖内容、社交关系、登录时间等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有可能是未成年人,进而予以重点关注,并防范可能出现的欺凌暴力、敲诈勒索、非法获取个人隐私等伤害行为。”

无论是因为追星、还是因为其他爱好,未成年人在网络上结交朋友,并因此形成圈层,本无可厚非。但家长、学校以及社会有义务引导孩子们正确看待和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开展有益的网络社交。在黄楚新看来,一是要教育孩子们在圈层中与人交往时,先为人、再追星,做到礼貌待人,不参与掐架、互骂等不良活动。二是要让孩子们知道,人生最大的目标和乐趣不在于所谓的偶像明星、二次元、网红等人,追星只是一种消遣娱乐,青少年应当志存高远,不应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寄托在偶像明星身上,更不能为了追星突破基本素养的底线。

当前网络空间鱼龙混杂,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提升网络素养、学会自我保护必不可少,“要学会分辨网络中的善意和恶意”,黄楚新提醒青少年自觉抵制“祖安文化”“饭圈掐架”等具有社会不良习气的现象,严格规范自身上网行为。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 别样盛会 同样美好
下一篇:开学季横幅中的文化表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