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整治骚扰电话还须出重拳

2020-07-06 17:04:45    经济日报

近日,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95”“96”开头号码的骚扰电话问题,工信部印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呼叫中心业务管理的通知》,部署进一步加大对骚扰电话的整治力度,从严规范呼叫中心企业经营行为,杜绝相关骚扰电话扰民问题。

“需要买房吗”“为您推荐一款理财产品”“办理抵押贷款吗”……一个又一个骚扰电话,让人不堪其扰又无可奈何。有的骚扰电话还以95/96开头,运用新技术、新号码,将自己包装得“高大上”,使人们难以判断是金融机构打来的还是骚扰电话;有的还捆绑AI智能语音,每天可自动拨出上千个电话,可谓“狂轰滥炸”;有的运用互联网数据筛选、分类客户,对用户的手机“精准轰炸”,甚至有的瞄准了老年人的钱包,企图实施网络诈骗……骚扰电话影响到了民众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涉嫌泄露用户隐私、违法犯罪,形成了很多社会隐患。

有关部门已经多次整治骚扰电话问题,但至今收效甚微。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利用电话推销或诈骗,成本较低,收益相对较高,风险相对较小。特别是围绕骚扰电话,已经形成了黑灰产业链,催生了职业化、团伙化电话骚扰团队,与监管部门玩起了“猫鼠游戏”,致使骚扰电话问题成为驱之不去的顽疾。

此次《通知》显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重拳遏止骚扰电话的决心。《通知》强调,要抓住“市场准入、码号管理、接入管理、经营行为管理和违规处置”五个关键环节,要求相关部门、组织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明确基础电信企业接入管理责任,加强对呼叫中心和网络呼叫软件的监管,明确95/96号段不得提供接入的情形,倒逼电信管理机构从严准入管理、码号管理,依法处理违规行为。

整治骚扰电话问题,还应加大技术层面的“工具化”支撑。近年来,各地公安部门纷纷成立了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研判中心,精准识别、及时拦截了不少诈骗电话,极大地提高了防治电信诈骗的效率。下一步,工信部、公安部门、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银行等机构组织应更加紧密协作,对骚扰电话不断更新反制技术,让电信诈骗分子无机可乘。

此外,需要加大法规宣传,及时向大众宣传最新出现的骚扰和骗术形式,强化市民防范意识。打击骚扰电话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需要广泛发动群众力量,鼓励更多人善于甄别,敢于维权。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不能让平台监管失位 将直播变成“熊孩子”
下一篇:古人:“冰激凌”,谁不爱呢?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