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别让“防蓝光眼镜”成噱头

付彪    2020-06-30 15:31:59    经济日报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孩子们不得不使用电子产品上网课,引起很多家长对孩子视力的关注,一种宣称能“防蓝光、防辐射、防近视”的防蓝光眼镜在家长圈流传颇广。在商家口中,防蓝光眼镜是保护眼睛的“神器”。不过,有关专家表示,蓝光对人体健康影响是相对的,只有短波长的蓝光长时间、高强度、不间断照射才会影响眼睛健康。不达标防蓝光产品反而会造成“影响生物钟正常调节”“加剧视疲劳”等不良影响。

“放大危害”“夸大效果”,是一些商家惯用的营销手段。有些地方质监部门发布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标识为“防蓝光眼镜”的30批次样品中,有一半无防蓝光效果。可见,一些所谓“防蓝光、防辐射、防近视”产品,不过是商家的一种营销噱头。消费者不要被商家牵着鼻子走,应多点理性、少点盲从。

值得一提的是,新国标《蓝光防护膜的光健康与光安全应用技术要求》将在今年7月实施,为消费者选购合格产品提供了保障。生产企业应按照标准调整镜片设计,真正科学有效防蓝光;有关部门应将防蓝光眼镜纳入监管范围,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严把生产、销售等环节,严厉打击过度宣传,为消费者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河北沽源多处林带为何“种树不见树”
下一篇:断供与滞销风险并存 多地出现上下游产业链达产不同步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