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健康码功能“迭代升级”须审慎

2020-06-04 12:56:29    新华每日电讯

前段时间,杭州设想提出“渐变色健康码”,通过集成公民相关数据,探索建立个人健康指数排行榜,引发舆论广泛质疑,认为此举涉嫌侵犯公民隐私。6月2日,浙江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就此事作出回应,明确健康码等数据应用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健康码是“战时”的产物、特殊时期的创新。不可否认,健康码在这次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然,有获得,必有所失,科技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我们作出一定的牺牲。为了战胜疫情,及时恢复社会运转,公众对于战“疫”时刻适度牺牲个人隐私表现出了宽容的态度。尽管也有不同的声音,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大多数民众选择了服从。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因复工复产复学等相关需要,各地都在探索尝试将疫情期间的健康码迭代升级成更广泛的应用。企业码、公司码、校园码……这些应用背后所关联的公民隐私数据越来越多,掌握数据的机构单位越来越杂,其初衷或许是为更好地提供政务服务搭建平台,但是不能否认,应用越多,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也越大。

因此,健康码功能的迭代升级需审慎评估,相关管理机制应不断完善。其中,尤其要处理好保障公民隐私与加强精密智控的关系,把握好社会治理与数据安全的关系,让健康码处在可控可用状态。而不能因为个别部门为了自身管理便利,随意使用个人数据,随意扩大使用范围。

事实上,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健康码的使用,是否需要延续?如何延续?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多方评估的问题。未来健康码的采用,应符合管理需要、公众允许的原则,更要符合法律规定,“有所为、有所不为”。

日前审议和颁布的《民法典》,对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作出了明确规定。在信息文明发展的当下,科技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和丰富,使得公民的隐私权受侵犯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能否落实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公民隐私保障放在重要位置,有效防止公民个人信息数据的泄露和滥用,是对各级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考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松绑“地摊经济”关键在“管放”平衡
下一篇:农村素质教育,仅有“配琴配电脑”是不够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