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厅长“搭台” 校长“带货” 在湖北,科技成果这样“卖”

刘志伟    2020-05-18 17:46:26    科技日报

5月17日上午9时30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果推介活动在武汉洪山广场湖北科教大厦举行,淘宝、斗鱼、长江云三大平台同步直播,观看人数从2万、3万节节攀升,2小时的直播共有52万余人在线观看。

一个成果推介直播活动引来如此多的人围观,令主办方也很意外。更意外的是,活动中推介的12项科技成果,累计有177人(企业)认领,按照认领的金额区间,意向金额将达到1.76亿元。

 

按下科技成果转化“快进键”

“科惠行动”是湖北省科技厅启动的“以平台促共享、以需求促转化、以中介促对接”专项公益行动。

“湖北、武汉疫情发生以后,整个线下活动都停摆了,我们今年计划好的线下推介活动不能如期进行。”负责“科惠行动”的湖北技术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说,湖北省科技厅根据形势需要,紧密部署,抓紧落实,探寻特殊时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新渠道。与此同时,湖北工业大学科研处也在为推动老师们复研复教进行谋划。

“线下不行,我们可不可以搬到线上‘直播带货’呢?”湖北技术交易所根据省科技厅的安排部署,与湖北工业大学快速联系对接,科惠行动2020“联百校转千果”高校科技成果“云推介”首推湖北工业大学。

4月下旬谈好合作,5月6日启动筹备,5月17日上线直播。

“当前,湖北省疫情防控已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转向常态化防控,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发挥科技创新在坚决打好疫后重振的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湖北省科技厅厅长王炜说,作为科技资源大省和技术交易大省,湖北急需按下科技成果转化的“快进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59项“接地气”成果首日被认领

“自疫情发生之后,学校就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管理状态,日常的科研教学活动总体来讲处在一个停止的状态。但是与疫情相关的一些科研项目,我们一直没有停。”湖北工业大学校长刘德富说。

“消毒剂或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对水体有多大影响,我们专门有团队监测武汉市100多个湖泊,并提供实时报告。”刘德富介绍,该校科研团队还开发了一项新冠病毒快速检测产品,只需5—10分钟出结果,自己在家就可以检测,该产品已经进入临床试验。

去年5月,湖北工业大学提出“百名博士进百乡入百企”,253名教师担任科技特派员,深入省内230家企业开展科技服务。

4月8日,武汉解除封控管理之后,湖北工业大学鼓励教师回到企业去,助力对口联系企业复工复产,推动企业的发展。刘德富说,该校现有300多位教师正在企业忙碌着。

这次线上“云推介”专场活动,湖北工业大学与湖北技术交易所共同遴选了近年来瞄准企业需求研发的392项代表性科技成果,重点推介的有12项。刘德富说,这些成果有以下特点:一是成熟度比较高,二是实用性强,三是具有先进性,四是节能环保。

最终有59项成果达成意向,其中“魔芋葡甘聚糖基可降解膜制备技术项目”认领人数最多,达到32人;认领人数排名第二和第三的依次为“口罩专用熔喷料及驻极母料技术”和“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溶瘤病毒技术”。

 

“云推介”未来会产生深远影响

“今天,我们通过‘云推介’的形式,举办省属高校的首场‘直播带货’活动,为大家推荐展示湖北工业大学的科技成果。这既是适应疫情常态防控形势、线上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挖掘高校科技成果富矿、以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一项重要举措。”王炜说。

刘德富说,科技成果“直播带货”与县长、区长们“带货”橘子肯定不一样,一个是还没经过市场检验的“产品”,一个是已经确定有消费需求的商品。科技成果达成转让协议,后面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这次新的尝试,未来会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刘德富说。

他表示,影响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高校的科研方向定位。科技成果原来是高高在上,现在把它当成一种“产品”来推介,这是理念上的创新。

第二是科技成果评价市场化。以往是在学术界这个闭环的圈子里写论文、搞评奖,由学术圈内部评审。现在科技成果放到网上进行推介,由市场来决定其好坏,将完全改变科技成果评价方式。

第三是推介手段网络化。以前都是点对点,要么去企业现场,要么企业到学校考察。现在通过网上云平台,一对多,很多企业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来了解一项成果,推介效率大大提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如何看待国际油价低位运行
下一篇:中国科学家揭开南北方人群迁徙与混合之历史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