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特别关注 > 正文

北京垃圾分类首周:从减量投放到产业链闭环

2020-05-06 18:00:37    北京商报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5月正式施行。《条例》落地首周,北京商报记者相继探访位于海淀、朝阳、昌平和西城等的多个社区、商超和垃圾处理站,从源头减量投放,分类收运,再到后端处理,这些社区和场所在垃圾分类的关键环节有着不同的探索和经验。

 

投放:源头减量分类

垃圾分类并非朝夕之功。目前,海淀、朝阳、石景山等多个社区的通用做法是通过人力引导垃圾分类。例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社区在每天早晚投放高峰期安排志愿者引导居民投放。

“截至目前,街道共有注册志愿者119人,临时志愿者600余人。在每天早晨投放高峰期,每组垃圾站旁都站着两名志愿者,对分类不规范、不标准的居民进行劝导和指导。每季度评选一次垃圾分类示范户进行公示,鼓励方式有奖励垃圾桶、垃圾袋等。”朝阳区呼家楼北里社区书记殷金凤说。

但居民的规范投放,仅是垃圾分类这套“全流程”作业的起点。“目前来看,我们实施垃圾分类,尤其是厨余垃圾分类,更多还是依靠政府端注资,但全市日产垃圾量很大,按照对经营性单位每吨厨余垃圾、生活垃圾100元和300元的收费标准,想要覆盖后端处理成本有一定难度。这需要我们思考通过各种经济手段,从源头实现垃圾的减量发展。”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李如刚表示。

“垃圾分类这件事儿想长久运作,还是需要改变人们的思维习惯,达到全民参与的效果。”北京爱分类环境有限公司创始人徐源鸿对北京商报记者说。

位于昌平区的辛庄村想了个好办法。全村392户在自家门口放置“两箱两桶”,厨余垃圾和其他生活垃圾各放一桶,有毒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品分置两箱。保洁人员按照片区逐户收集。“在开始分类之前,我们光是清理主要街道的垃圾就清了172车。”辛庄村村委会主任李志水介绍,随后村里出了“铺天盖地”的宣传,还密集张贴标语,如“垃圾投放,依规守时,违者罚款200-500元,或跟车分拣垃圾一周”。

“分类容易,坚持下来不容易。”李志水透露,目前辛庄村已在75%垃圾减量率的基础上,酝酿上线垃圾收集统计平台,实现“谁制造垃圾谁买单”。

居民日常厨余垃圾外,餐企作为厨余垃圾的“生产大户”,也是垃圾减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位于西单商圈的海底捞后厨,使用后的红油锅底被工作人员倒入水油分离器。分离器台面布满密集的圆孔,火锅锅底倒在台面后,装入筛子的台面进行第一层过滤,大块食物残渣留在台面,汤底进入分离器内部。

据了解,北京海底捞门店的垃圾排放均已实现水油分离。中餐厨余垃圾中的水分有时占比超总重量的一半以上,脱油脱水后再进行清运,比连汤带水混运垃圾减量近半。

 

收运:拒收混装混运垃圾

“即便我们实现了精准投放,收运过程中如何保证不出现混装混运的问题?”在实践中,许多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效果不无担忧。

针对垃圾收运环节的问题,石景山区环卫中心副主任祁大鹏向北京商报记者提到,5月1日起凡运往垃圾清洁站的垃圾桶,在被统一装入收集箱前,不会再派专人进行二次分拣。“如果发现了混装混运问题,我们会采取拒收退回。”

在石景山区老山南路垃圾清洁站,垃圾运入时,工作人员确认没有混装混运情况后,将垃圾分别装入厨余和其他垃圾回收箱。其中,其他垃圾被压缩并运往鲁家山进行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厨余垃圾被运往大兴的南宫堆肥厂进行无害化处理。这家清洁站承接周边5000户居民生活产出的垃圾。

朝阳区也采取了相似做法。据统计,目前该区共有垃圾楼284个,其中安置了分类垃圾车的垃圾楼79个。朝阳区城管委副主任兰澎介绍,到今年底,通过改造,朝阳区分类垃圾楼将达到115个。一些大的街乡还通过厨余垃圾直运的方式解决混装混运的问题,农村地区的中转站也陆续投入使用了。

“以前的垃圾车就是一个三轮车四周插着板子暴露运输,现在政府贴补给物业三轮四桶车,将垃圾桶装上三轮车,实现垃圾不落地。例如,绿桶单独运输,绿桶上绿车,绿车进绿箱。”兰澎说。

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设施处副处长刘贤正介绍,目前正在对呼北社区的垃圾楼、分类驿站、桶站、垃圾运输车进行标准化改造,对垃圾车进行喷涂和LOGO设计,蓝色代表可回收,绿色代表厨余,黄色代表大件垃圾,灰色代表其他垃圾,从而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加强监督。

“垃圾分类强制施行后,不同处理环节间还可实现互相监督,倒溯垃圾分类问题源头,采取相应惩戒措施。”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固废处调研员吴润江介绍,各分类流程间环环相扣,从最后端的垃圾处理到垃圾运输、收集环节,再到最前端的投放环节,每一环都可对前一环工作进行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后,可采取拨打12345市级热线电话等举报机制,但相关城管执法部门不进行直接处罚。

 

处理:打造资源循环“闭环”

垃圾投放、收运环节完成后,后端处理能力是考量垃圾分类能否可持续运行的一大关键变量。海淀区学院路街道二里庄社区在垃圾分类投放、收运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厨余垃圾资源化一体机,打造垃圾从投放到处理的微循环系统,让居民感受垃圾分类带来的乐趣。

“装箱、倾倒,24小时成土。”二里庄社区居民志愿者车振明说,该资源化一体机在理想状况下,一次可处理厨余垃圾200斤。但通常情况下该机器为满负荷运转,转化率大约达到15%。“也就是说,一次性处理两桶大概130斤厨余垃圾,在水分被排出后,产出将近20斤营养土,目前一周约处理两次,生成营养土30-40斤。”

发酵成的营养土被装在盒中带到社区屋顶的“阳光花园”进行晾晒,二次发酵后被放进盆栽中培植花卉。目前,阳光花园的盆栽达到30余种,有多肉、月季、长寿花等。居民们还带来自家用过的塑料桶,通过切割改装成花盆,混合水和营养土后,连同花卉一起挂在花园周遭墙壁上。

不仅是二里庄社区,辛庄村所在的兴寿镇也摸索出一套“变废为肥”的路径。镇上设有一个占地约5亩的堆肥点,将收集来的草莓秧、树枝、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粉碎,与厨余垃圾、中药渣、矿物质和自制菌种搅拌后,经露天有氧高温发酵,一个月左右成肥。

目前来看,前述小区、村庄自发打造的微型循环系统尚未大范围推广,更多情况下,收运来的垃圾依旧是被运往垃圾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海淀区大工村餐厨垃圾处理厂相关负责人介绍,处理厂作为该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再生能源发电厂工程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处理厨余垃圾可达200吨/日,餐厨垃圾200吨/日。

“垃圾运入后产生一部分水和渣子,后续会被逐渐分拣,最终成肥率在25%-35%之间。”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环境卫生设施处副处长蔡华帅介绍,与其他厨余垃圾处理厂不同的是,该技术突破了定向腐殖化新工艺,变处理为利用,用工业化方式生产标准化的肥料,从源头削减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

“按照该厂400吨/日的垃圾处理量,日均可产出60-70吨土壤调理剂。目前,厂里日处理垃圾最多可达到360余吨。这一批土壤调理剂我们主要是运往山东,例如烟台苹果土壤改良、湖北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东北黑土地建设。”据北京市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曹小刚说,《条例》正式施行后,垃圾处理量继续加大,日产或更高。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人民日报新知:“智能模拟”助力医学教育
下一篇:“野味禁食令”为何颁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