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月23日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公众出现紧张、焦虑、沮丧、抑郁、恐慌、愤怒等情绪反应。“公众在疫情期间产生上述情绪甚至有过分防范之举,都是正常心理反应,也是心理创伤的表现。”国家卫健委医疗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教授、心理卫生学家马弘说,“我们要学会接纳这些情绪反应,并积极寻求心理支持。”
马弘介绍,自2020年2月1日以来,全国开通免费心理援助热线448条,为一线医务人员开设11条心理援助专线和7个心理网络平台,24小时接听一线医务人员咨询。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防疫心理支持网络提供的一份辅导记录显示,因为疫情出现焦虑、沮丧、恐慌、抑郁等情绪反应,以及胸闷、睡不着等问题,是常见的几大心理健康问题。怀疑自己患有新冠肺炎的比例排在咨询问题前5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一条开通24年的热线,近日有九成以上咨询与疫情相关,健康人群超过心理精神病患成为来电者的主体。
马弘提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应对日常心理咨询不同,一方面需要靠前服务,主动提供心理支持;另一方面,不仅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更取决于决策者的表现、社会各方面的互助。
“在决策者方面,每个政策的出台都要尽量人性化。一个暖心的政策,往往胜过心理热线接听者耐心劝说几百句。”马弘举例说,“提供一个口罩、购买一袋蔬菜、一盒及时送到的药,都是心理支持。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灾后社会心理支持服务的提供者。”
针对居家隔离者,马弘建议每天睡前1小时“戒断手机”,以缓解过度关注新闻造成“信息过载”的困扰。“公众可重新培养音乐、书法、烹饪、阅读、运动等业余爱好,利用好与家人增进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如出现孤立无援等情绪,可与亲人朋友、同行业者加强线上联系。当出现恐惧、紧张等情绪难以承受时,可拨打心理热线或前往心理咨询机构寻找援助。”
此外,马弘提出对一些特殊人群加强心理支援。“社区工作人员、一线公务员等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量陡增,身心疲劳,精神高度紧张。”她认为,这些叠加因素易产生“累积职业应激”从而引发身心疾病。
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二条战线”,马弘建议将心理支持体系与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协调起来,加强疫后心理危机干预的专项研究。同时做好疫后分级心理干预,针对家庭、社区、社会等不同层面开展至少1年的精神卫生保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