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导演田沁鑫被正式任命为国家话剧院院长。在这座已经工作了21年的剧院,从当年的“娃娃导演”成长为如今的院长,田沁鑫得到过许多鼓励、帮助、信任,如今她想要带着一份感恩之心再启程,“把历任院长带给我的安全感和信心,再带给其他艺术家。”
当年那份尊重,让我如沐春风
接受任命后,田沁鑫第一时间给国家话剧院前院长赵有亮打了电话,向这位当年发掘并将她调入中央实验话剧院(后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合并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的“伯乐”报告自己的变化。
当年,赵有亮在看过田沁鑫的话剧处女作《断腕》之后,向她发出了邀请,让27岁的她从一个在体制外排戏的年轻人成为一个体制内的导演,“正是因为赵院长,才有了今天能够成为专业导演和国话院长的我,这份感恩之情让我无法忘怀。”
初进剧院,田沁鑫就感受到这家国字头剧院对于年轻人的支持、对于导演的尊重。在排练《生死场》时,从演员到工作人员都非常尊重她,没有人因为她还那么年轻就质疑她。为《生死场》担任舞美设计的著名舞美设计师薛殿杰也没有任何前辈和大师的架子,给了她充分的创作自由。《生死场》装台时,田沁鑫看到有位副院长一直坐在一边看着也不说话,后来她才知道是赵有亮担心装台会遇到困难,特意派这位副院长到现场来帮助自己,“他听到我装台没问题后才放心”。
这些尊重、信任和帮助给了刚刚进剧院的田沁鑫很大的自信,“剧院对导演的尊重让我如沐春风,找到了家的感觉,至今难忘。”作为她在剧院执导的第一部作品,《生死场》不负众望在1999年拿下中直院团优秀剧目评比优秀剧目、优秀编剧、优秀导演奖,2000年又得到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以及文华编剧、导演奖。
今天站在院长的位置上,田沁鑫也想把自己当年感受到的这一切带给剧院年轻的艺术家,也是回馈当年剧院给自己的培养和帮助。
要有公心,要保持艺术初心
“站在全新的事业起点,思考的将不只是个人的艺术创作风格,而是剧院整体的艺术生产和对未来的发展规划。首先要有公心,从剧院着眼,为剧院着想;其次要保持初心,保持对话剧艺术的热爱。”从这段就职发言中可以看到,作为国家话剧院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院长,田沁鑫深知未来的自己将不仅仅是导演田沁鑫,更多的要站在院长的位置,如春风化雨滋养一方舞台,为这座国家剧院聚人气展形象,为中国话剧建设和普及以及面对世界的推广做出贡献。
她坦言,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但上任之后面对具体庞杂的工作,更真切地感受到院长沉甸甸的责任,从工会到创作都必须关注,从职工福利到明年的艺术生产安排都要考虑。当然,她很明白作为一个业务干部被任命为院长,最重要的就是出人出戏。
田沁鑫喜欢喝茶,她认为剧院的管理工作也和喝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茶叶要用不同温度的水来沏,不同的艺术家也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沟通和关爱。”她一边要邀请当年的老艺术家、老院长、老领导们回来座谈,汲取更多的经验;另一方面则要为青年人才的培养搭建更好的平台,“青年导演要不断排戏才能提高水平,也希望社会上的优秀导演参与到我们的作品建设中”。在编剧方面,国家话剧院将恢复作家戏剧方向,更注重大IP发掘和优秀网络文学的发掘。
国家话剧院还有一份隐藏的丰富资源,倪大红、孙红雷、段奕宏、佟大为、陶虹、袁泉、秦海璐、陈数、海清等都是国家话剧院的演员。田沁鑫准备定期走访这些明星演员,拉近他们和剧院的距离,让明星资源更加合理化,让观众能在剧院的舞台上领略到他们作为表演艺术家的风采。
从个人表达到讲好中国故事
作为导演的田沁鑫已经功成名就,但作为院长的她还是一个新人,深知自己还需要更多的学习。
这种学习对于以往更强调个人表达的艺术家来说并不容易,就像刚刚当上全国政协委员时,田沁鑫非常认真用心的去看资料、听报告,却发现有些地方自己依然听不懂,小组讨论发言时,哪怕提前写了稿子还是会非常忐忑。不过,三年下来她已经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建言履职,这也让她在面对院长这个新岗位时有了更多自信。
学习的一部分是从在艺术表达上的转变。如果说以前的田沁鑫导演都在讲自己想讲的故事,那么院长田沁鑫将更多地去想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其实这种改变对她来说并不难,从向中国现代文学致敬的《生死场》,到改编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再到平民史诗《四世同堂》,改编自同名小说的《青蛇》,以及每次演出一票难求的《北京法源寺》,正是众多中国故事滋养了今天的她。“我的创作虽然是个人表达,但一直讲的都是中国故事,除了一部《罗密欧与朱丽叶》外很少触及国外题材。”
201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她更是接触到一些重大题材作品,从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中华儿女》到民族歌剧《扶贫路上》,她都以独特的导演手法,让这些主旋律作品得到更好的传播。国家话剧院与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创造传媒联手打造的大型文化季播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已经播出两季,作为戏剧总导演的田沁鑫积累了创作现实题材的经验,从《雷锋》《钟南山》《都贵玛》《南仁东》等真实人物改编,到原创戏剧故事的创作,她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新中国的故事,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2021年恰逢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之年这样的大节点,国家话剧院能带来什么样的作品?这是田沁鑫当下要面对的最紧迫的问题。她感觉压力山大,但内心深处的那个导演田沁鑫又非常兴奋地在想着如何讲述更多更精彩的中国故事。 (记者 牛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