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戏就犹如一面镜子,照见生活,也能反射生活。那么在荒原下生活的都市人,该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生活呢?这部剧的主人公告诉我们:生活,我已将你看透,可是仍然留恋。但求借我一生,让我排练一遍。
■ 王江江
“四月,是最残忍的月份。”这是艾略特的《荒原》中的一句诗。在艾略特看来,繁华世界其实是一片荒原,荒原上的一切都是悲剧的。荒原是城市生活的一种真实情况,人们看似熙熙攘攘,但却都是行色匆匆,蹙眉低首一言不发。在这个疫情弥漫的四月,看到了这样一部喜剧外衣下包裹着悲剧色彩的短剧《我是余欢水》。
《我是余欢水》改编自余耕的小说《如果没有明天》,2017年就曾以话剧形式在北京繁星戏剧村进行首轮演出。现在又改编成了一部12集体量的短剧,其借鉴和融合了美剧和网剧的优点,不再是那种动辄几十集的长剧,情节也更为紧凑连贯。
余欢水是个懦弱胆小、猥琐又怂、谁都不想得罪、忙忙碌碌却无所作为、毫无担当的中年男人,融合了一些“中年男”的特点,不少人在余欢水的人设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此得到了人们的共情。和大多数人印象中的“中年男”一样,他的婚姻、工作和生命一起陷入了“危机”之中。
为了面子,余欢水顺公司给客户的礼品,被老板发现罚他打扫全公司的卫生,因此家庭聚会迟到。依旧是为了面子,明明自己买的红酒却扬言是公司发的2000块一瓶的法国进口红酒。结果,被小孩子一举识破,扫码后发现仅78元一瓶,小舅子一家当众嘲笑了他。
准备给老婆买辆新车,余欢水想到欠自己钱不还的老同学。要钱之路看起来很轻松,老同学张口闭口钱都不是事。但是当他信了老同学的阔气大方,兴高采烈地拉着老婆去买车的时候,老同学却又闹失踪,一家人只好灰头土脸从4S店里走出来。
在公司里,余欢水的销售业绩不达标。跑去问曾经的徒弟要单子,却被徒弟嘲弄耻笑。
余欢水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在公司里业绩最差,妻子嫌他窝囊要与他离婚。余欢水借酒消愁花高价买了假酒引得身体不适,竟查出身患癌症,万念俱灰的他破罐子破摔,不再唯唯诺诺、不再畏畏缩缩。
机缘巧合下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意外让他的人生触底反弹。
逆袭开始的第一步是在余欢水刚刚得知自己患癌之后,感到生活无望欲轻生,却被邻居的装修声打断,他一反忍气吞声的常态,上门一通破坏。养狗的邻居上门,欲借余欢水伤了她的狗狠狠讹他一笔,反被余欢水不怕死的架势吓跑了。
在这之后,余欢水无意间卷入公司同事制假售假的阴谋之中,与他们展开博弈。结果,他阴差阳错擒住了坏人,成了见义勇为和抗癌的双料英雄。到达人生巅峰的余欢水入院复查,发现自己身患癌症只是误诊。
就是这样的不断错位和矛盾,还有悬念和荒诞铺底,才让观众对这部剧充满着追剧热情。
这部剧的另一特点就是用荒诞的手法去讽刺现实社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媒体发现余欢水是误诊之后,首先想到的是让他继续装下去;全康集团要赞助他100万元,却不管他的病情如何,只是要他去十几个分公司巡回演讲,为自己的品牌增加名气。这无疑是对流量至上的媒体、虚假的伪慈善等不良风气的一种讽刺。
而这部“爽剧”,很明显地从中间开始口碑下滑,前6集和后6集完全不一样的口碑。等到结局对于一句“女权”台词的讨论,甚至引发了一场网友的“一星运动”。一些观众从女性视角看这部剧,觉得这部剧里的女性没有一个正面角色。这确实是编剧欠缺考虑的一个地方,但是也不要忘了:《我是余欢水》本身就一部荒诞剧,里面几乎所有人都不是正面角色,都有讽刺意味赋予在角色身上,无论男女,在这一点上编剧一视同仁。
《我是余欢水》的叙事方式,类似盖里奇导演的作品《两杆大烟枪》那种经典的黑色幽默和多线叙事风格。黑色幽默体现在故事的离奇与风格的荒诞上,多线叙事则让《我是余欢水》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人物网,这些人物最终又聚集到一个地方,用强烈的爆发力展现戏剧冲突。
余欢水为了躲避曾与他签订买卖协议的器官贩卖组织,他和临终关怀组织志愿者栾冰然启程完成他的遗愿清单,未曾想到,这是一场生死未卜、多方势力缠斗的惊险之旅。买卖器官的一伙人、公司的几位不法高管以及歹徒三股势力,与余欢水和志愿者栾冰然最终聚集。
这也是本部剧的高潮部分。
在接近尾声的时候,劫匪要求每个人讲自己人生最黑暗的一面,被他垂青者就可活命,如此规则,看起来荒谬却颇有深意。这一段很像薄伽丘创作的长篇小说《十日谈》,在那部小说里,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每个人都讲述了自己听到的故事。《我是余欢水》的本质也是这样一种通过谈故事的方式来表现对自我人性的反思。
好戏开始了——魏广军说自己并没有放弃制假贩假,而是准备另起炉灶;梁安妮说自己向余欢水出卖了同伙;赵觉民说自己是拿走U盘的黑手;栾冰然说自己加入慈善一开始只是为了接触有钱有势的人物……
轮到余欢水,他也说出了自己用谎言出卖好友、冒充双料英雄的阴暗一面。也许,这时候,余欢水才真正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反思。
就在这时,劫匪怀疑他前后矛盾的行为,意识到他在拖延时间,正要动手之际,警方赶到。众人获救,余欢水则中枪生死未卜,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片尾处是一段余欢水的独白:我曾无数次想要离开这座城市,离开这里的喧嚣,离开这里的拥堵、雾霾,还有虚伪。但是当我真的要离开他的时候,我只能把自己的每天都当成是最后一天来活。如果没有明天,一切似乎简单了不少。人所有的痛苦和纠结,就是因为还有无数个明天。
……
好的戏就犹如一面镜子,照见生活,也能反射生活。那么在荒原下生活的都市人,该怎么样对待自己的生活呢?经历过这一番生死疲劳,余欢水似乎是活明白了。那就是:生活,我已将你看透,可是仍然留恋。但求借我一生,让我排练一遍。
忽然想到另一首写四月的诗歌,是俄罗斯女诗人阿赫玛托娃的《傍晚的光线金黄而辽远》:傍晚的光线金黄而辽远,四月的清爽如此温情。你迟到了许多年,可我依然为你的到来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