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生活时尚 > 正文

纪录片:讲述真实的故事 传递力量和希望

张同道    2020-03-26 18:30:55    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纪录片的天职在于纪录,每当重大事件发生时,纪录片总是在场。勇敢的纪录者,让我们看见了疫情发生时武汉的容颜,中国的表情。

不少纪录者以影像日记的方式,迅速、直接地把第一现场传播出去,形成一股温暖、真实的能量。

纪录片的使命仍在继续,不仅要纪录,更应当思考,未来还需要黄钟大吕式作品。

春风又绿大地。我们走过一个艰难的庚子之春,终于迎来曙光。全国抗击疫情的这段时间,太多人经历了严峻考验。

面对突然而至的疫情,纪录片毫不犹豫地开始行动。镜头聚焦抗疫,纪录片人奔波在一线,从电视台到流媒体,大量纪实影像真实呈现,讲述中国战疫故事,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战胜疫情传递了力量和希望。

“第一时间”的现场纪录

纪录片的天职在于纪录,每当重大事件发生时,纪录片总是在场。这是使命,也是责任。对于纪录片来说,现场是神圣的,惟有现场才能传递真实的魅力。然而,疫情现场是危险的。疫情发生后,医生护士战斗在医院的病房里,志愿者奔走在大街小巷,纪录者也在一线拍摄,这需要担当精神。正是这些勇敢的纪录者,让我们看见了疫情发生时武汉的容颜,中国的表情:夜以继日抢救患者的医生护士,火速建造起来的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被誉为“生命之舟”的方舱医院,全国各地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默默服务的志愿者……当然,还有隔离在家的居民,从北京、上海到深圳,从都市到乡村。这些带有速度感的纪实影像,描绘了同心勠力、共克时艰的图景。

最初的纪录者大多是在武汉的影像工作者。疫情像惊叹号一样发出短促而尖锐的警示,一些影像工作者自觉拿起摄影机纪录这座城市的变化。事发突然,纪录几乎都是仓促决定的,来不及精心策划:有人回家过年,有人外出旅行,有人因访友被迫滞留,有人无法按计划出行……武汉一名影视工作者,从1月23日开始,坚持拍摄视频日记《武汉日记2020》,向公众展示武汉人的生活。在他的镜头下,昔日热闹的城市笼罩在一片寂静中,但城里的人们努力生活,与病毒做斗争。视频里有艰难困苦,但更多的是感动。影片里温暖的一幕幕令人久久难忘:70多岁的老汉用手推车接老伴离开医院回家,爱心店主免费为医院送早餐,在武汉待了7年的外国志愿者说:“我乐意这么做,因为我住在这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微9视频联合新媒体视频制作者推出《武汉:我的战“疫”日记》,以每集5分钟的短视频,及时传播发生在武汉的现场故事:援助抗疫的大夫、被感染的急诊科护士、巴基斯坦留学生、英国模仿演员等等,书写不能忘却的记忆。湖北电视台以《非常记录》等节目传递现场信息。新媒体也反应快速,优酷制作了《疫战》《第一线》等,哔哩哔哩制作了《在武汉》,甚至还有来自一线医护人员自拍的VLOG。中国国际电视台的《武汉战疫记》则全视角、大跨度讲述了武汉的抗疫历程,既有宏观大局,又有微观细节。

真实有力的刚性纪录

特殊时期,公众对信息有刚性需求,也需要精神陪伴和心理抚慰。透过纪实影像,公众可以寻找真实的信息——这些真实的人物和故事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也许这些作品略显粗糙,但纪录片所呈现的真实与真挚足以让人心动。当一位医生讲“说不害怕是假的”,我们明白医生也是你我一样的肉体凡胎,但他或她还是走进病房救治患者;当一位患者说“我一定要活着出去”,我们看见了顽强的生命之光;还有,志愿者的爱心车队接送上下班的医生护士,外卖小哥一趟趟奔走在居民小区……这些普通人的表情是那么淳朴、可爱。他们或许是我们的邻居、朋友,或许就是我们自己。观众借助这些影像与片中人物一起呼吸,守望相助,度过生命里这段特殊的日子。

面对突发灾难,惊慌与焦虑乃人之常情。此时,虚假信息只能加剧恐慌,而真实信息的透明传播才能有效消解恐慌,抚慰心灵。正像一位拍摄者所说,拍摄这些影像是想让大家“看到真相,消除恐慌”。虽然拍摄视角受到限制,每部作品只有三五分钟,但这些直面现场、传递希望的短视频,汇成一条纪实影像的河流,呈现出一种巨大的真实力量。

焦点是武汉,景深在全国。北京卫视《生命缘》栏目驻守北京地坛医院,纪录一线医生的救护工作;上海广播电视台制作了《城市的温度》,纪录了上海航班、餐厅、派出所等机构的防疫生活;深圳卫视拍摄了《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记》,纪录深圳的医生查房、收费站检查等场景;广东中山广播电视台播出了《我们的战“疫”》纪录了街头宣传防疫的网红大叔、普通市民的防疫生活等;腾讯视频的《正月里的坚持》拍摄了警察、理发师等普通人的防疫抗疫故事;爱奇艺的《TA说》讲述隔离期的百姓生活。

新型形态的生动纪录

文艺创作要回应时代“大考”。时代大考包括内容,也包括形式。当前,关于疫情的纪录片大多是短视频。作为近年来互联网媒介生态里成长起来的一种媒介形态,短视频体量小、周期短、反应快、传播广,如同纪录片阵营的一支轻骑兵。

疫情发生后,不少纪录者以影像日记的方式,迅速、直接地把第一现场传播出去,形成一股温暖、真实的能量。这些短视频自然生动,朴实无华,充满生活的质感。也正因此,这些短视频才显露出生活的本真与质朴。因为仓促与限制,以艺术的标准来看,这些纪实短视频良莠不齐。内容上也主要集中于讲述抗疫故事,具有较高科学含量、指导民众如何防疫的作品并不多见。

现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变化,但在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人类面临一次全球化考验。面对这样的疫情,纪录片的使命仍在继续,不仅要纪录,更应当思考。假如说,这些纪实短视频是一部宏伟乐章的序曲,我们未来还需要黄钟大吕式作品,咏叹一曲人性的颂歌,深思一段艰难的记忆,陪伴人类走向光明的未来。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弹性工作制有助提振消费活力
下一篇:云时期如何找工作?90后在家也能“云营业”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