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乌英追梦人:一座跨省区苗寨的脱贫故事

2020-12-07 11:06:48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南宁12月6日电(记者黄孝邦)“五中全会新目标,巩固脱贫出新招。乡村振兴落实好,幸福生活乐陶陶。”乌英夜校的妇女们用一曲自创的山歌,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乌英苗寨,跨越两省区,曾是贫中之贫的硬骨头。如今来到这里,木楼林立百户同心、桥横路坦交通便捷、群众奔富劲头十足、干部工作激情不减……已于11月份实现整体脱贫的乌英苗寨,迎来了新的生机。

 

精准扶贫政策助力苗寨圆梦

乌英苗寨坐落在桂黔交界的大山深处,共有145户700余人,其中104户属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党鸠村,41户属于贵州省从江县翠里瑶族壮族乡南岑村。

因为土地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恶劣以及交通不便,乌英苗寨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保留着落后面貌和贫困烙印,2015年精准识别时共有92户贫困户。

44岁的梁秀平,在乌英苗寨和他年龄相近的人中学历最高——初中毕业。他爱人潘妹秋和当地很多妇女一样,小时候没上过一天学。

“太封闭了,大家都没有文化,意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梁秀平上小学时就要挑着柴米油盐,步行3个小时到杆洞乡读书。身边的上学伙伴越来越少,到小学六年级时,只剩下他一个人。

1993年,梁秀平成为乌英苗寨第一个初中生,独自到县城读书。1995年他初中毕业,想继续读高中、考大学。但一家7口人温饱还未解决,父亲实在借不到足够的钱给他交学费。

“我把房子拆了,卖木头换学费。”梁秀平在父亲面前撂下狠话。挣扎一个月,梁秀平只能外出打工。读书梦就此破灭,“从那以后也不去想了”。

两年后,梁秀平返乡结婚生子,从此不再外出务工。梁秀平也开始理解父亲:“父亲尽力了!当时大家都很穷,无处借钱。”

作为极少数能读到初中毕业的人,梁秀平在21岁时被选为村民小组长。在苗寨,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寨老”才能成为“当家人”。当年的“娃仔小组长”,渐渐成长为苗寨带头人。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民开始陆续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梁秀平依旧找不到摆脱贫困的路子。他儿子梁贞开始沿着自己当年走过的羊肠小道去求学。

2009年,新一代年轻人吴辉忠成为乌英苗寨第一个大学生,这让梁秀平看到了希望。“我的儿子一定要比我走得更远!”这是梁秀平的心愿。

梁秀平的底气,来自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视、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精准资助体系等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实。

2019年夏天,梁秀平的儿子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像高寒山区的杉木成材一样,3代人30多年接力终于实现了大学梦。

世代走过的山路,杂草丛生。2015年至今,乌英苗寨修了3条扶贫公路:一条通往广西,一条通往贵州,还有一条产业路。

作为党鸠村村委会副主任,梁秀平在带领群众脱贫的路上两次病重入院,康复后又继续投入工作。在桂黔两地党委政府共同努力下,乌英苗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92户贫困户今年已全部脱贫。

如今在乌英苗寨,妇女夜校培训班、小学生军训、芦笙文化进校园等活动频频举办。梁秀平说:“苗寨的未来,人才是关键。只有不断有年轻人考上大学,才能扛起家乡发展的重任。”

 

6次换车折射生活变迁

41岁的梁秀前是苗寨的致富能人。在贫穷的大山里,有一个梦,一直温暖着他年少时的记忆。

小时候,父亲带梁秀前到乡里赶集,他第一次见到汽车,就爱上了这个“大家伙”。回家后,父亲用木头造了一辆车,成了最受苗寨小朋友欢迎的玩具。“有车”成为梁秀前儿时的梦想。

1995年,因家里无法承受每年183元学费的负担,梁秀前读完初一后,搭上了前往县城的班车,成了苗寨第一批外出打工的年轻人。

梁秀前每月只留下生活费,其余的都寄回家补贴家用,买车依旧遥不可及。

打工10余年后,家里开始种杂交水稻,米够吃了,梁秀前不用再寄钱回家。此时,他才感觉自己真正从石山的束缚里挣脱出来。

2009年底,梁秀前骑着新买的摩托车,载着妻子、女儿出现在刚刚修通砂石路的乌英苗寨,全寨顿时沸腾,这是寨子里的“第一辆车”。

梁秀前说过的很多梦想,别人都以为是在吹牛。他说:“很多人都觉得我脑子有问题,只有我清楚我是认真的,我一定会努力把它实现。”

回到大山,梁秀前在乌英苗寨开了第一个小卖部。第二年,他买了一辆二手面包车,并开了一家木材加工厂。之后几年,他又换了几次车。两年前,梁秀前花了7万元换了一辆小汽车,这是他的第6辆车。

寨子实施危旧房改造、饮水安全等工程时,梁秀前开车一趟趟拉回物料,见证苗寨换了新颜。

2017年,乌英苗寨成立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梁秀前成了合作社带头人。3年来,他带着贫困户种植百香果、红薯、高粱等。和他一起返乡的吴新仁,开起了苗寨第一家民宿。

如今,梁秀前正为壮大苗寨产业忙得马不停蹄。他期待产业更大更强,让村民都富起来。

 

读书梦的种子被唤醒

在苗语中,乌英意为“美丽的新娘”。但几年前,即使是在当地人看来,乌英苗寨也还是一个隐秘的“部落”:封闭、落后、贫穷。

过去当地有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女孩子要干农活,不能读书。“我和我妈的命太苦!”44岁的梁足英每次说起小时候的事情都感叹不已,甚至流泪痛哭。

作为长女,梁足英7岁就开始分担生活的重担,每天从早忙到晚。看到同龄的男孩子去学校上课,梁足英很羡慕。有时候,她会背着弟弟到教室外面,偷偷听课。

“我做梦都想读书!”等到弟弟长大去读书了,梁足英依旧每天有做不完的农活。

和很多同龄的小姐妹一样,梁足英的童年没有琅琅书声。面对“女不读书”的宿命,她不敢跟父母说,只能将梦深埋心底。

梁足英长大、嫁人、生儿育女,一晃30多年。在这期间,苗族女童教育开始得到充分保障,乌英苗寨与外界联系更加密切。梁足英和姐妹们与外界沟通的愿望变得愈发强烈。

沉睡的种子,等待阳光雨露的沐浴。

今年3月,当地政府部门在乌英苗寨开办“我教妈妈讲普通话”“双语双向”培训班。梁足英和妈妈,一起走进夜校课堂,成为同班同学。

曾长期担任培训班老师的潘木枝是乌英苗寨走出的大学生,她说:“读书的梦想就像一颗种子,埋藏在妈妈们心里已经几十年了。白天她们干活已经很累了,晚上还坚持来上课。穿上新衣服,像过节一样。”

梁足英说:“我每天都早早出门干活,争取早点回家,然后洗澡、吃饭,静候上课的广播响起。”

为鼓励梁足英学习,丈夫卜胜昌不仅把晚上的家务活全包了,还特意给她买了新衣服。梁足英成为班上学习最勤奋的人,并被选为班长。

半年来,培训班举办了150多期,妇女们朝夕相处共同学习,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姐妹之情、同窗之谊。大家晚上一同上夜校学知识,白天一起种高粱、护果树、养田鲤,在脱贫致富路上撑起“半边天”。

今年11月25日,融水苗族自治县举办迎县庆芦笙大赛,乌英苗寨芦笙队首次走出大山参赛。

“以前不认识字,不太懂交流,看到有外人来都要绕道走,更别说去县城了。现在我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交更多的朋友。”很少出远门的梁足英和妈妈,提前一天坐车赶往县城参加活动。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魂,乌英人爱笙如命。其笙曲和技法融合了桂黔两省区的民族文化,悠扬婉转,自成一格。在与众多队伍的角逐中,乌英苗寨芦笙队获得了第五名的成绩。在庆祝晚宴上,梁足英热泪盈眶。

第二天,梁足英就赶回乌英苗寨,继续上夜校,她已经习惯了夜晚的读书声。

乌英、乌噶两条河分别从桂黔而来,在风雨桥下芦笙岛侧潺潺流淌。点点繁星,百户灯火,古朴苗寨温暖美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南昌市2乡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下一篇:一封书信暖民心 同心携手奔小康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