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古村焕新颜

2020-11-18 11:42:47   

从天津市中心城区驱车北上至津冀交界的武清区河北屯镇,一路畅行,在环形路的最北端,坐落着一个拥有六七百年历史的古村落——李大人庄村。

走进李大人庄村,民居鳞次栉比,村内道路平坦整洁,田间作物长势喜人,精心绘制的各类文化墙延伸至各家各户,文化大舞台、健身器材、新式公厕、垃圾箱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2019年,李大人庄村入选天津市文化旅游村创建村庄,同时也是武清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旅游网红打卡村。

 

 

然而,此前,村域小道坑洼不平、村间道路断断续续,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转型出路更是难寻。

曾经的困难村,如何焕然一新,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武清样本”?这还得从一条路说起。

一条“爱一路”致富一个村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在李大人庄村得到了生动的诠释与充分的印证。

今年6月,武清区正式通车一条全市美丽乡村振兴示范路──“爱一路”。这条环形路位于河北屯镇,全长21.61公里,宽6米,串起了武清区河北屯镇16个村,连接起多个农业示范园和生态田园示范区。“以前道路不通,货车开不进来。到了蔬菜收获季,没人愿意来,村民只能骑三轮车一趟趟往外运,还卖不上好价钱。现在‘爱一路’通到村里,交通便利了,菜商们争着进村收购,蔬菜价格也提高了,直接带动了村民增收。同时还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观光。”李大人庄村村支书、主任薄秋锋介绍道。

 

 

沿路望去,这条“爱一路”处处充满爱的细节——路两侧设立了1米高的绿色护栏,为了防范沟渠坑塘,拐弯处设立凸面镜,进村道路两侧建筑上还粘贴了反光膜,确保村民的交通安全。

如今道路两旁,一座座农业种植园、产业园平地而起,新鲜果蔬一车车不断往外运送,驾车前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爱一路“不仅是一条便民路,也是一条致富路。李大人庄村 “公路+”的开发模式释放出了前所未有的魅力与动能。

人居环境整治扮靓新生活

环境就是民生。近年来,李大人庄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精心谋划研究,着力提升环境治理,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砖墙围一圈。”这曾是李大人庄村农村旱厕的真实写照。伴随着“厕所革命”持续推进,昔日的“露天坑”逐渐被”水冲式”所取代,村民们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过去一到夏天,厕所里苍蝇蚊虫到处飞。遇到下雨天更是污水横流,上厕所就是受罪。现如今,赶上党的好政策,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修建了新式的水冲式厕所,老人小孩用起来方便舒心,生活都快赶上城里人了!”谈及厕所的改变,村民陈淑君难掩激动之情。

 

 

据了解,李大人庄把实施污水管网和厕所改造作为头等大事,今年以来,新建污水管道10.5千米、污水井700余个,提升改造泵站2处、污水处理厂1座,日均可收集处理污水约150吨。拆除室外户厕40余处,改造室内户厕515座,户厕改造率达到100%。

不止于此,该村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多管齐下、综合发力,持续推进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清洁”“大变脸”——实施道路硬化改造工程,新修建柏油路5公里、水泥路4.5公里,实现了里巷路路通、出门就是路,村民出行劳作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窘境,并利用春植时机,实施道边、房边绿化2.1万平方米。村内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光缆线路全部入地改造,路网、水网、电网、光纤网络和排污管网“五网”全部贯通,一改过去各种电线和通信线路凌乱架设的景象,村容村貌变得“干净清爽”。建立村庄保洁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充实壮大保洁队伍,加大保洁经费投入,配齐配足保洁设备,坚决扫除村庄“脏乱差”顽疾,常态化制度化巩固好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李大人庄作为全区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示范点,经过镇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下一步打造市级文化旅游村奠定了坚实的环境基础。”河北屯镇镇长范永国说,“可喜的是,在整治过程中,村民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进而变成‘推动者’和‘维护者’,提升的是面貌,改变的是习惯。”

精准种植基地增产增收

人居环境改善了,如何让村民富起来成为重中之重。在全村人看来,河北屯镇“一镇一业”项目“海实精准种植园”落户李大人庄村,是让全村为之兴奋的大事儿。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国供销(海南)实业集团运营,以线上“社员网”农业平台为基础,着力建设订单式的精准农业种植基地,项目占地412亩,一期投资2290万元,建设100栋高标准科技种植设施暖棚,项目于201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主要种植圣女果、甘蓝、香瓜等高端特色蔬菜。

海实精准种植园所占的412亩地,均是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主体进行流转,其中农户土地370亩、涉及农户300余户,每年仅租金收益就有41.2万元。“村民每年每亩地可以获得1000元租金。同时,村委会还与种植园达成了本村村民优先务工政策,仅2019年就直接带动本村及周边村民200余人就业。村民既能通过流转土地收取租金,又能到园区务工挣钱,村民增收致富的途径更多了。”李大人庄村“一肩挑”助理孙翼算了这样一笔账。

 

 

为了更好的服务当地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保障农产品食品安全,中国供销(海南)实业集团旗下子公司“社员网”还在该村投资兴建了河北屯镇农业服务中心,为海实精准种植园以及周边镇街蔬菜种植基地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农业服务中心一楼是特色农产品展示大厅和农产品交易信息中心,二楼是农产品检测中心,拥有检测试剂近百种,不仅可以对蔬菜、水果、肉制品等农副食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还能对当地的水质和土壤进行检测,可以说是目前武清区最精密的检验中心。” “社员网”负责人刘争介绍说。

古村变身“网红旅游打卡地”

 李大人庄有着六七百年的历史,村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处300年历史的古民居、一口具有500年历史的古井和一棵树龄超过180年的古槐树,以及一处姑子庙遗址。

2019年7月,天津市实施促进旅游业发展两年行动计划,在全市遴选 10 个有一定文化资源、地理位置好的村庄,通过打造文化旅游项目,培育成特色文化旅游村,李大人庄村榜上有名。为此,市区两级领导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多次在李大人庄召开文化旅游村建设现场推动会。村“两委”班子更是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目前,创建工作已进入规划和部分项目建设阶段,预计2021年“五一”对外开门纳客。

打造特色文化旅游村,要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2019年11月8日,河北屯镇人民政府和天津李大仁麒燃美术馆有限公司就李大人庄村陶艺文化体验中心项目进行正式签约。项目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建有党建中心、文化展馆、陶艺手艺体验、精品展厅、艺术餐厅、会议接待等,以此吸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消费人群到此旅游体验。

在村落深处,由中国供销(海南)实业集团社员网投资建设的两座复古中式民宿建筑尤为显眼。“后期将引入斯维登酒店专业团队进行运营管理。下一步,将积极探索‘村集体+农户+经营企业’合作模式,对村中百余处闲置宅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开发,打造民宿群。届时,村民既能有租金收入,还能有经营分红,真正实现村民、村集体和企业多方共赢。” 薄秋锋说。

此外,以“田园、亲子、时尚、舒适”为主题,打造集儿童自然玩所、专业玩校、垂直玩伴为一体的大美亲子主题乐园项目也已落户该村。

在做好招商引资的同时,李大人庄还注重深入挖掘自身文化资源,打出一套特色人文景观打造的“组合拳”。首先从青龙湾引来源头活水,疏通460米河道,衔接3个池塘,打造环形景观湖泊,绕湖建设1000米的环形观光步道,并在湖上建造石拱桥、木栈桥,打造村庄景观新亮点。其次是修葺村中300年历史的古民居,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建成农博展厅,全方位展示村庄历史变迁和农耕文化。再以180年树龄的古槐树为核心,修建文化服务中心,内设商务洽谈休息区、餐厅、亲子客房等功能区,满足日常文旅接待需求。此外,还利用村委会旧址修建张中行文化馆,讲述张中行名人故事、展示文学著作。以“生态宜居、乡村文明”为主题,邀请专业绘画团队绘制3000平方米的3D立体墙,与村中自然风景、文物景观有机融合,打造网红打卡点。

武清区河北屯镇党委书记黄国艳说:“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深挖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做好地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结合产业布局发展,建设美丽乡村,突出乡土味、文化味,留住乡愁记忆,是文化旅游村规划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努力打造‘农民安居、都市农业、农产品展销、休闲娱乐、康养度假’于一体的京津冀乡村振兴典范。”

乡村振兴,时不我待。如今,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李大人庄村朝气蓬勃、风景正好,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杜敏)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下一篇:山区“空心村”变身网红打卡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