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湖南湘阴县南泉村的李新进格外忙碌。作为村里的保洁员,不仅要把电池类的放射性物品收集存入专用设施,更要把纸塑类的可回收物资消毒送进“绿色银行”。垃圾分类,收工回家,数着每天“捡漏”的零钱,再加上每月近千元的工资,60岁开外的老李笑靥如花。“这样的保洁员俺村有6位,他们或拾或辍,工作或修或剪。绿了街道,美了村落,帮了群众。一举多得啊!”南泉村主任蒋青华自豪的说。
2019年春,湘阴县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正式启动,南泉村“绿色银行”应运而生。“绿色”,是指垃圾变成了可利用的新资源;“银行”,寓意里面能取出实打实的钱或物。在这家“绿色银行”柜台前,老人携一件放家碍事的旧袄,能换来一张平展如新的钞票;孩子拿一个锈迹斑斑的发卡,能取走一束青翠欲滴的鲜花。两名“银行”员工接人待物,动作娴熟。他们朝九晚五,轮岗倒班。由于仅周日休息一天,所以每周六便成了南泉“绿色银行”最忙碌的日子。
“垃圾变‘绿’”,盘活的是全局。今天,像南泉这样“土垃圾”进入“绿银行’”的村庄,湘阴全县遍地开“花”。全县200多个村庄都有垃圾分类,当地农用垃圾初步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绿色模式。元月1日,湘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式投入使用。因为湘阴虽隶属岳阳市,但距长沙不足40公里的通勤半径,使之俨然成为湖南省会的“后花园”。美化家园,迫在眉睫;“垃圾变‘绿’”,责无旁贷。
“垃圾变‘绿’”,受益的是农民。2017年4月,湘阴县从中国农村最棘手的“空心房”改造入手,修旧利废,拓荒成景。洋沙湖镇名山村6组欧阳旭景的旧宅一片狼藉,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老窝,政府实施“一平米40—60元不等”的补助,也没让这个人人“不待见”的破房子顺利搬迁。后来,全村开展道路硬化、灯光亮化和庭院绿化。欧阳再也坐不住了,心动不如行动,宽敞小楼拔地而起。如今的名山村,“空心房”摇身“小洋楼”;“垃圾山”变成“透景绿”。昔日大操大办红白喜事的牌坊不见了,村头那座影响环保的砖窑撤除了,代之以插满吴茱萸的经济林。
“垃圾变‘绿’”,振兴的是乡村。曾立宇,樟树镇人,忽灵灵的大眼睛一眨一个“金点子”。返乡创业四年,他不仅使三里五村的垃圾变绿,旧房变新,穷人变富,更让“樟树牌”辣椒从“辣椒王国”异军突起,成为农业部认证和湘阴人走南闯北的“地理名片”,直接盘活了607农户2万多亩的辣椒种植大产业。2019年,这个项目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最贵的辣椒卖到298元一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将咬定‘绿’字不放松,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昔日洞庭湖畔的‘鱼米之乡’正变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天然氧吧’。”湘阴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指挥部陈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