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那坡县地处桂西南边陲、中越边境处,属山区低纬地带,全年雨热丰沛、光照充足,非常适合种桑养蚕。不过,受制于当地薄弱的产业基础,桑蚕产业一直难以实现现代化、规模化发展,产量和效益一直上不去。
2017年,深圳市龙岗区与那坡县签订脱贫攻坚帮扶合作框架协议,由此加速了当地脱贫摘帽的步伐,也客观上带动了全县桑蚕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今,那坡已形成了从桑叶种植、活蚕养殖、蚕茧收购、白厂丝生产到纺织绸布、炼染数码印花的全产业链,提高了当地桑蚕业的附加值,带动当地群众依靠产业脱贫致富。
打造全产业链 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
“如今,我们村里建起了蚕房,村民们家家户户种桑养蚕。同益新丝绸厂按保护价收购我们的蚕茧,还招收我们进去做工,大伙的口袋越来越鼓了!”初秋时节,那坡县城厢镇口角村第一书记甘敏思望着村口绿油油的桑叶林,嘴角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甘敏思口中的同益新正是粤桂扶贫协作项目的典例之一。据介绍,该公司是2017年由龙岗区帮扶那坡引进的龙头企业,目前已在那坡投资3亿元建成年产500吨白厂丝、800万米茧丝坯绸的智能化茧丝绸生产线项目。“公司落户那坡后,秉承帮助蚕农销售蚕茧、促进农户增收的初心,通过产业扶贫、就业安置、保价收购农户蚕茧等方式,助力当地精准扶贫。”公司总经理刘建云说,“未来,公司还将投资建设一条数码印花生产线,在那坡建设集桑蚕茧收购、白厂丝生产、纺织绸布、炼染数码印花的丝绸加工全产业链。”
除了龙头企业的带动,龙岗区还利用帮扶资金先后在那坡建设了扶贫桑蚕产业园、蚕房等项目,帮助贫困户建设大蚕房、小蚕共育室、新种桑园等,通过做大做强产业链帮助当地村民实现增收致富。“之前家里经济收入主要依赖种水稻,养蚕后比以前挣得多了。”在那坡县百合乡清华村桑蚕项目示范点,当地政府利用粤桂扶贫资金建起了15间公共大蚕房和1座小蚕共育室,村民黄建华因此得以扩大养蚕规模,“规模一起来,收入就越来越多了,我们家也已经成功脱贫了!”
家门口就业 边关群众织起“幸福网”
“以前家里收入都是靠外出务工,现在在同益新上班,工作稳定又离家近,每个月能领到3000多元的工资。”在同益新繁忙的丝绸车间里,那坡县城厢镇中强村村民马玉兰一边在流水线上忙活。
马玉兰2018年前还在广东打工,同益新一期工程投产后,她顺利成为该公司丝绸生产线上的一名工人,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用勤劳双手织出了一张“幸福网”。“虽然在广东打工收入多一些,但在同益新公司工作,晚上可以回家,方便照顾孩子和老人。”马玉兰说,今年她家将顺利实现脱贫。
织起“幸福网”的,除了马玉兰,还有位于中越边境的百省乡百坎村那怀屯村民吕霏霞。她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单亲家庭,一家四口中,劳动力仅有其1人。“在开始种桑养蚕之前,我们一家人靠种田和每人每月130元的边境补贴过日子,两个孩子上大学都拿不出钱交学费。”吕霏霞说,她家从2015年开始种桑养蚕,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种桑规模从一开始的2亩桑树到如今增长到了十几亩,通过养蚕出售蚕茧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我至今做梦都不敢想,我们一家人竟然能从依靠边境补贴维持生计的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为年入5万的养蚕大户。如今,我的2个孩子都已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并且就业了,我们家也顺利地脱贫摘帽了。”吕霏霞感慨万千地说,党和政府的扶贫好政策让她们一家重新燃起了幸福生活的新希望,她要沿着这条康庄大道一直走下去,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余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