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现实需要,是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实现农民富裕的有效途径。
巡返村位于太行山南麓,隶属于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全村共700多人,面积约3平方公里。30年前的巡返村资源匮乏、秩序混乱,还欠着一大笔外债,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如今,巡返村村民人均年收入逾2万元,家家户户住进了花园式小别墅。全村总产值7亿元,实现利税5000万元,更是在2016年荣获“中国美丽乡村百家范例”称号,成了有名的经济强村。
巡返村党支部书记赵福运作为改革者,始终以党建引领坚持发展集体经济,30年来矢志不渝地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巡返村的老百姓过上了“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幸福生活。
三次创业,走绿色发展道路
20世纪80年代,赵福运通过考察,毅然决定在巡返村上马汽车安全玻璃项目,巡返村第一家企业——特种玻璃厂投产。但由于技术经验不足,产品一直达不到合格标准。为解决技术问题,赵福运几经周折来到北京建材研究院玻璃硏究所,用执着与真诚感动了技术专家,最终将专家请到了巡返村。功夫不负有心人,特种玻璃厂在专家的指导下,终于试制出第一块质量完全合格的安全玻璃,改变巡返村历史的第一次创业终于迈上正轨。特种玻璃厂当年实现产值460万元、利税120万元。到20世纪末,巡返村又先后建成了石料厂、无机化工厂、铝合金厂、冶炼厂、立窑水泥厂等多家村办企业。
第二次创业,巡返村产业整体升级。2002年,巡返村投资近3亿元成立绿色环保水泥企业,建成焦作市第一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004年投资800万元成立中晶编织包装有限责任公司,为村里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2010年投资1.2亿元成立中晶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同时不断进行汽车安全玻璃技术创新研发,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2008年,赵福运和巡返村两委班子再次作出一个果敢决定:由传统工矿业向绿色发展转变,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启动巡返大庄园建设,巡返村的第三次创业就此开始。赵福运带领乡亲们修复生态,实施山体绿化,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康养度假产业。
目前,巡返村绿化率达90%以上。巡返村投资约3亿元,以景区化标准对整个村落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在老村址上建成了集仿古建筑、园林、文化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巡返大庄园,牌坊路、将军鼎、天骄阁等景点也相继完工,大庄园一期、二期已开园营业。总投资6100万元、占地近30亩、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的唐宋风格古建筑群——礼和园、巡返书院、商业街也已初步建成。“村庄景区化、景区全域化”的愿景正逐步变为现实。
党建引领,基层堡垒凝聚强大动能
《乡村振兴规划(2018—2022年)》中要求:“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推动乡村振兴,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能够落地落实的力量源泉。“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如何发展一个村,关键看党员干部;如何凝聚一个村,还是要看党员干部。农村改革越深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越要强化。面对畏难情绪,赵福运对村里的党员干部说:“我们要听党话,跟党走,要对自己有信心,对巡返村的未来有信心,只有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干事儿,才会获得大家的信任。只要目标坚定,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没有干不成的事。”
巡返村严格按照党纪党规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管理,党员干部要带头接受红色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发挥模范作用,扎实开展工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巡返村的每一任班子,都有自己的三年计划。在任期内,两委班子要达成多少目标,让老百姓得到多少实惠,都会公开承诺,并落到实处。
以民为本,众志成城谱写全新篇章
多年来,巡返村不断健全完善村民福利政策。早在1995年,巡返村就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别墅式住宅供村民居住;免费为全村200余户村民统一安装壁挂炉、热水器和燃气灶,实现整村使用清洁能源;每年为老年人(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发放3000—10000元不等的敬老金;统一出资为村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重病住院医疗费经报销后,村里会根据实缴情况再给予相应的补助。这一桩桩惠民实事,真真正正地让村民拥有了幸福感。
“乡村振兴,人才为先。”教育是巡返村福利制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村民子女从入托到初中毕业,每年补助3000元教育补贴,凡考上国家重点大学的,奖励5万元。一个只有700多人的村子,就出了8个研究生、16个本科生和60个大专生,成为焦作农村教育的典范。
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巡返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没有松懈。这些年来,巡返村始终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培育文明乡风,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每逢党和国家有重大政策出台、重要会议召开,村委会都要组织村民及时学习。为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自1987年起村里就制定了村规民约,到如今已历经5次修订。“这是干部管理群众的框框,也是群众监督干部的依据。”赵福运说,30年来全村形成了孝老爱亲、向上向善的淳朴民风。
从残垣断壁到绿水青山,巡返村转型发展的脚步从未停止。赵福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乡亲们在新时代大踏步前进。他不负韶华、奋发图强、勇当弄潮儿,在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乘风破浪、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