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造就万千美丽乡村

李朝全    2020-06-12 18:06:22    人民日报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调研,殷切寄望“让绿色成为浙江发展最动人的色彩”。近十几年来,浙江高度重视生态立省,认真践行发挥八个方面优势、推进八个方面举措的“八八战略”,大力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一时代有一时代的生活,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每个历史阶段都有特定时代课题,这些重大时代课题事关社会发展全局,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生态建设、绿色中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事关亿万人民的生活福祉。何玲玲、方向禹、王俊禄的《诗意栖居——在“浙”里看见美丽中国》,深入浅出表现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及重要成就,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新时代的重大主题创作。

  十几年来,浙江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一大批乡村从生态破坏的困境中转身,重新思索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重建能够承载乡愁的美丽乡村,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浙江的美丽乡村实践,不仅为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建设美丽中国提供镜鉴,还跨越大洋和山海,赢得国际荣誉,在“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联合国人居大会”上绽放光芒,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诗意栖居》记录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展现生态文明思想与时俱进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思想性,让人们在“浙”里看见美丽中国,看见千千万万的农民诗意地栖居于这片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

  《诗意栖居》三位作者是长期扎根浙江的新闻记者。十几年来,他们走遍浙江山山水水,边采访考察边深入思考,厚积薄发,叙写了一个“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建设故事。作品对“两山”理念、“八八战略”、“千万工程”、美丽乡村作了精准阐释,给关心生态文明的各界读者提供了一本鲜活的参考书。作品描写的内容时间跨度长、脉络庞杂,要写得深入浅出是一大挑战。本书读起来却很轻松,这既得益于简洁明快的语言风格,又因为书中的人物真实可溯、形象可感。书中讲了一个个接地气的真实小故事。灰尘满天飞、“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变成青山碧水、蓝天丽日,村里老百姓把鲜花摆上窗台……农家一扇门,时代一扇窗,农民美小院,中国新乡村。千千万万农民对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实践,扑面而来。透过千村万户农村基层生态文明实践的窗口,读者望见未来中国美丽动人的模样。

  这本书的主角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奋斗者。有了顶层设计,还要靠千村万户的基层群众,他们携手共建共享,造就万千美丽乡村。掏污泥的乡贤、卖咸菜的妇女、唱顺口溜的村干部、总结垃圾分类口诀的农民,他们是这本书的主角,也是改变自己命运的英雄,他们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美好生活为了人民,也要紧紧依靠人民,由人民创造。《诗意栖居》记录浙江省“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让我们望见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光明灿烂、姹紫嫣红的美好前景。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泉水村种上了甜柚子
下一篇:栀子花海结出“致富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