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三农 > 正文

既让荒山披绿装,又让农户增收入,长兴村——

一颗小榛子 两种好滋味

郝迎灿 刘梦丹    2020-06-04 10:38:59    人民日报

长兴村的榛子林让曾经的荒山披上绿装。

富林镇三宝村,榛子大户郑民夫妻迎来榛果大丰收。
资料图片

核心阅读

一颗榛子能改变什么?在位于小兴安岭南麓的黑龙江省通河县长兴村,榛子既让荒山披上了绿装,又让农户找到了增收途径。

从“风吹石头满地跑”到如今山上绿意葱茏,通过种榛子、套种中草药、发展生态旅游,长兴村山上的榛子树成了村民眼中的“绿色银行”。

 

黑龙江省通河县富林镇,田间地头,农民三三两两忙着农事。长兴村的朱长生是长生榛子合作社的负责人,正和大伙儿一道给榛子树修枝理干。

“七山半水一分田,分半湿地和草原。”通河县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森林覆盖率达74.6%。

从2016年开始,长兴村在县里支持下,发展榛子种植,如今全村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0亩。

以前“起阵风就得吃口土”,如今榛子树上果实压弯了枝头

长兴村种榛子,最早是从三宝村取的经。

“春来沙尘不见少,风吹石头满地跑。”富林镇三宝村村民郑民有一片230多亩的坡耕地,早年间种玉米,到了春耕时节,得把自己包裹严实才敢下地播种。

“起阵风就得吃口土,上个山给自己整得埋埋汰汰。”郑民说。

2009年,脑筋活泛的郑民从辽宁引进人工培育的榛子苗,栽满了自家这片山头。到第四年,郑民种下的榛子树上,果实压弯了枝头。看到效益的村民跟着学起来。

2015年,通河县决定把大果榛子产业作为立县富民支柱产业,示范推广种植。

“通河的黑钙土肥沃,气候寒热适宜,自然条件适合榛子生长,全县仅野生平榛就有30多万亩。”通河县委副书记姜洪斌说。

“全县森林覆盖率虽然高达74.6%,但仍有42万公顷的林间地和坡耕地,推广榛子种植,既能推动农民增收,又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姜洪斌告诉记者。

富林镇分三批组织其他村到三宝村考察郑民的榛子林,长兴村村支书王俊福还记得第一次去考察时的情景。

“一亩地能栽80棵榛子树,平均一棵树能产干果5斤,按照20元/斤的价格保守来算,亩均效益也在8000元左右。”王俊福说。

一本细账算下来,王俊福眼前一亮,说动朱长生和20多户村民,成立合作社,承包下村里300亩五荒地,全部栽上了果大、丰产、出仁率高的大果榛子。

“去年第一年挂果,不能让果子结太多,否则影响榛子树生长,全村只收了6000多斤干果,卖了18万元。今年丰产后大概能收4万斤左右。”王俊福说。

“当初为了种榛子,我不光掏空了20多万元的家底,还向信用社贷款10万元。”王俊福说,“承包土地种榛子,前期投入大、获得收益慢,这也是一开始许多村民犹豫不决的原因。”

利用好退耕还林地,向荒山荒地要效益,实现经济生态双赢

为了提高村民的积极性,通河县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在达到一定榛子种植亩数之后,县里会牵头为榛农修路、接电缆、围护栏,工程费用政府出大头。县里请来的农技专家,电话号码告知到每一个榛农,加了微信一对一答疑。有了这些支持,王俊福们的后顾之忧消除了,种植质量也提上来了。如今全村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000亩。

“种植榛子,需要重点解决好资金、土地、技术三大难题。”通河县榛子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李国威说。

钱从哪里来?通河县将榛子林纳入三北防护林工程,在享受国家每亩补贴500元的基础上,县级财政再补贴300元,目前已累计投入政策扶持资金1.6亿元。“县政府对规模200亩以上种植地块通路、通水、通电,榛子林种到哪里,配套设施就跟到哪里。”李国威说。

为了解决榛子种植前三年只有投入、没有回报的问题,通河县积极探索“以短养长、一地多用”模式,利用树苗4米间距开展间种套养。县里引进的药材加工企业还和村民签订了蒲公英收购合同。

地从哪里出?利用好退耕还林地,向荒山荒地要效益。原来有些退耕还林地和五荒地,被开垦出来种玉米,收益不高还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整治后,再通过土地流转种植榛子,实现了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

技从哪里学?“榛子怎么剪枝、怎么施叶面肥都是学问,为了让乡亲们少走弯路,去年我和县榛子办一起,把从栽种到摘果的每一步都拍成照片,再配上文字说明,装订成册发给每一户榛农。”最先尝试榛子种植的郑民已成为县里有名的土专家。

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还在通河县成立了分所。当地聘请百余人专家团队,为大果榛子栽植、管护、病防、抚育等,提供全过程全方位技术服务,定期举办大果榛子培训班。

长兴村的村民们发现,住了几十年的村庄,变得愈发美了

一场山雨过后,清风阵阵袭来,山上绿意葱茏。55岁的长兴村村民吴明利特别喜欢雨后到榛子林里溜达,“以前这山坡地雨天泥水四处淌,改种榛子后,小雨不见水,大雨清水流。”

新修的道路,规划有序的平房,房前种着一排榛子树,远处青山环绕……这几年,长兴村村民发现,住了几十年的村庄变得愈发美了。

每到金秋时节,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进山赏秋,30元一斤的大榛子,现摘现卖,供不应求。今年,王俊福和一些村民正在寻思,打算改造几家有特色的民宿。“这样明年榛子采摘节我们就能留住客人,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王俊福说。

据统计,2019年底,长兴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万元,比2016年提高了近4000元。眼下,长兴村的100多户榛农中,迎来丰果期的还是少数,但是榛农通过林下套种中草药、瓜果等经济作物,以短养长,也能增加收入。

日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发《关于下达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确定了农业农村及新型城镇化领域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128项,通河县大榛子产业是其中之一。现在,通河县已有6800余户农户加入榛子种植行列,榛子人工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2万亩发展到如今的20多万亩,约占全国人工种植面积的1/6。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农村素质教育,仅有“配琴配电脑”是不够的
下一篇:我国三大谷物自给率达到98.75%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