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从掏不出十块钱,到建起宽敞砖瓦房

“种药能手”李守奎的脱贫故事

2020-12-25 14:44:31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兰州12月23日电(记者王朋)两年多前,李守奎还是定西市陇西县首阳镇三十铺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发展中药材种植。记者近日再次见到李守奎,他已经靠种植中药材脱了贫,家里和村里也发生了不少关于中药材种植的新鲜事。

家里最明显的变化是新添了两间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近期刚完成装修。

“这两间新房是自费盖起来的。”李守奎呷了一口煮好的罐罐茶,咧着嘴笑着说,盖新房的费用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种植中药材和到外地指导中药材种植所得的积蓄,另一部分是孩子们的垫付。

谈到中药材种植,李守奎打开了话匣子。他说,中药材种植真正改变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2014年,家庭因病、因学致贫,李守奎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参加了中药材种植培训,通过活学活用,家里发展起了中药材种植产业。

一次偶然机会,从庆阳市来的客户看中李守奎种植技能,邀请他到庆阳指导中药材种植,一年工作6个月,一个月收入6000多元。后来,他还到吉林、宁夏、甘肃等地指导,成了中药材种植的土专家。

“种植中药材和指导中药材种植增加了家庭收入,极大改善了家庭生活。”李守奎说,变化不止他们一家,村里有不少人通过中药材种植脱贫增收。

三十铺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彦林介绍,村里种植中药材有40多年历史了,但是产业真正发展壮大,是近几年的事情。

“过去,药农不知市场行情、药贩乱压价,好药难卖优价的情况时有发生,村民种植药材的规模一直难以扩大。”李彦林说,近年来,在脱贫攻坚行动的助力下,镇上建起了中药材交易市场,村里办起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村民现在通过手机就能掌握最新中药材价格信息,药田与市场的距离更近了。

如今,三十铺村6000多亩耕地有4000多亩种上了党参、黄芪等中药材,中药材种植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近几年,村里的中药材产业还发生了新的变化,从事切片等中药材加工的村民越来越多。“不仅价格提升两成左右,还增加了不少就业机会。”李守奎说。

李守奎最引以为傲的是3个孩子都大学毕业,有了稳定的工作。“十几年前,爱人大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我甚至连孩子上学的10元路费都掏不出来。”回想以往,李守奎眼含热泪,如今孩子们学业有成,还为爱人治病、家里盖新房添力,教育改变了他们家的贫困命运。

去年以来,李守奎遭遇新的难题。爱人因病在今年11月动了手术,前后花费15万元,他也暂时放弃外出指导种植中药材的工作,家庭收入断了来源。“但现在与过去不一样了。”李守奎说,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报销了9万多,极大减轻了家庭负担。最重要的是,有技能在身,他有信心、有能力把生活越过越好。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周永开:党是一生的追随
下一篇:新时代奋斗者丨追火箭的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