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成就品质,坚守铸就辉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行行皆可出状元;择一业成一事终一生,事事皆可谱华章。
自2019年初开设“讲述·一辈子一件事”栏目以来,本报已刊发35篇报道,涵盖科学家、专家学者、人民教师等众多群体。他们身上,既有“十年磨一剑”的专注,也有“甘坐冷板凳”的坚守;他们身上,折射着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中国力量。
临近岁末,“讲述·一辈子一件事”栏目推出2020特别报道,记者分赴五路,重访曾经报道过的人物,记录他们一如既往的生活状态,展现他们执着坚守的精神风貌,续写他们发光发热的人生篇章,以飨广大读者。
——编 者
65岁“大国工匠”朱恒银——
“钻探行业也要求创新”
镜头回放:为不打扰家人休息,朱恒银每天都在狭小的厨房里写作。天冷,要等煤球炉子烧暖和点,手才不至于冻僵,在平日里吃饭的小方桌上一笔一画写下日间研究与实践的经验。
隆冬时节。一大早,推开门,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高级工程师朱恒银的办公室里,宽大的书桌上铺满了设计图纸。一手拿笔,一手执尺,朱恒银在白纸上开始写写画画……
虽已年过花甲,他握笔的手依然很稳。“干钻探,技术创新、野外试验缺一不可。今年我们正抓紧5000米新型能源勘探智能钻探设备及技术研发。”朱恒银一边将脑海中的构思描绘在纸上,一边告诉记者,“研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别看我现在65岁了,还是歇不住呀。”
遇事爱琢磨,做事有韧劲,朱恒银在全队出了名。调配好的泥浆,小心翼翼地放进仪器,不出半小时,密度、黏度、含沙量和酸碱度等参数依次呈现。看着机器监测的数据,朱恒银不由地长舒一口气:“这是我们团队最新研发的钻井液多参数自动化监测设备,与过去人工手动测量相比能省近一半时间,如今马上进入野外试验阶段。”聊到钻探技术研发新进展,朱恒银兴致盎然。
钻井液性能好坏与钻井施工密切相关。一直以来,钻井液性能全靠人工测量,既繁琐耗时,又存在误差,还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在朱恒银看来,机器测量有望成为钻探行业的一大利器。因为热爱钻研,屡有突破,朱恒银当选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四十多载钻探生涯,要么在野外采矿,要么在实验室里钻研,朱恒银对钻探事业的热度不减。“各行各业都在创新,钻探行业也要求创新。作为地质人,我的初心就是奉献国家。”朱恒银说。
(本报记者 游 仪采访整理)
73岁志愿讲解员胡昇——
“我很愿意继续讲下去”
镜头回放:“讲解词要准确,连一个措辞都不能含糊,既要具备‘说明文’的特性,也要用文学的语言描绘,展现镜头感、画面感,还要运用哲学的思辨,将讲解内容上升至精神层面,谈人生哲理。结合当下,阐发对文物的理解和思考。”胡昇说。
12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湖北省博物馆,走进楚文化建筑风格的综合陈列馆,只见一楼大厅右侧的曾侯乙展厅门口围着一群人……
“不要小看这份工作,文化自信是凝心铸魂的大事。你们要用历史学的严谨、文学的语言和哲学的思辨,通过旅游这个窗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好。”在人群中间,一位老者正娓娓道来……原来,湖北省博物馆001号志愿讲解员胡昇,正在对一群年轻的导游进行业务实训。
疫情防控期间,胡昇始终没闲着。他不仅在家关注外界情况,还通过线上直播继续做志愿讲解,传递正能量。“武汉是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自古以来便是如此……”直播中,胡昇熟练地运用史实讲解“为什么说武汉是英雄的城市”;很多网友听完后表示,“疫情过后一定要来武汉看看”。胡昇还积极联系对接四川、广东等地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为湖北省博物馆、武昌医院等单位募集捐赠了不少防疫物资。
如今,73岁的胡昇日程表依旧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继续奔走在各大博物馆、黄鹤楼等地进行志愿讲解,为新招收的一批批志愿者开展讲座和培训,他还担任武汉市青山区“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群众宣讲员”,到机关、社区等地开展宣讲活动。不久前,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受邀回湖北参观,他一大早就赶到湖北省博物馆,为他们讲解了3个小时……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在传播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进步。我很愿意继续讲下去,做润物无声的那滴水。”胡昇表示。
(本报记者 范昊天采访整理)
75岁“人民科学家”叶培建——
“工作和生活依旧饱满”
镜头回放:有人担心,嫦娥四号落到月球背面的风险太大,还涉及中继通信难题,叶培建说:“中国的探月事业总要向前走,只做别人做过的事情,怎么能创新?科学就是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走,到月球背面去!”
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3000牛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顺利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叶培建,和年轻的航天人一起,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见证了全过程……那天,他几乎整夜没合眼,而这也是他近期的工作常态。
航天事业是叶培建一生的坚守。在与记者交谈的时间里,75岁的他三句话不离老本行:“7月23日,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后续还要完成近火制动、‘落火’等高难度任务。未来,我还要继续和年轻人一起努力!”
虽然已于今年年初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办理了退休手续,叶培建依然忙碌。作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院长,他编教材、教学生、搞科研、抓思想教育,一样也没落下。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完成的工作还有很多。”叶培建说。“我们计划与别人合作出一套丛书,给年轻人创造更好的培养、发展平台。”
叶培建格外注重将航天精神传承下去。“航天人要耐得住寂寞,树立为航天强国作贡献的理念。”叶培建说,很多年轻航天人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冲突时,把国家利益放在前面,用成功报效祖国,用成长铸造辉煌,“他们大有希望”。
叶培建经常通宵达旦工作,并保持着阅读的习惯。“总的来讲,工作和生活依旧饱满。”他说,“航天工作、航天教育工作、社会工作,每天都很忙,该加班还是要加班。”
(本报记者 谷业凯采访整理)
92岁乡村教师叶连平——
“只想为孩子多做点事”
镜头回放:叶连平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拿着教鞭指向黑板,在讲台上来回踱步。他精神很好,脸上挂着笑容,连皱纹都舒展开来……“Where color is my T-shirt?这句话错在哪里呀……”
推开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的房门,偌大的教室里只有叶连平一个人,他正认真地备课,不时在纸上写写画画……
讲台、桌椅、黑板,和两年前相比没有什么区别;有所更换的,只有教室后墙上贴着的学生测验成绩单,测验时间、哪个班级、学生的姓名和成绩,写得工工整整……门口一张红纸格外显眼,上面写的是2020年叶连平奖学金发放公告,都是各个年级成绩优秀的孩子,密密麻麻几十个名字。其中相当一部分,已考取重点高中或大学。
叶连平,和县卜陈学校退休教师,先后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退休后为当地学生义务补课至今。
“留守未成年人之家”现有50多个学生,分成4个班级。“所有学生的作业,我都要先做一遍;不备课就不讲课,这是我几十年来的习惯;老师讲错一个字,也是大责任。”叶连平说。
近年来,叶连平的事迹逐渐为人所熟知,也得到一些褒奖,但在叶连平眼里,“自己只是名退休教师,只想为孩子多做点事”。
提起教学,叶连平眼中充满了光彩;说到学生,他更是如数家珍。很多学生每年都来探望他,送的鲜花变成干花,还摆在教室里,他舍不得扔……
临行前,叶连平又拿出一张成绩单,是今年卜陈学校的中考成绩单,有5名学生曾在这里补课,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其中两人,分列总成绩第一、二名。
(本报记者 徐 靖采访整理)
67岁“治沙劳模”白春兰——
“舍不下那一大片林地”
镜头回放:白春兰每天要步行往返16公里,丈夫则会在毫无遮蔽的沙漠中过夜,照看白天栽种下来的小树苗。“为了照看树苗,一家人每天带着玉米饼子过来,水需要来这里挖,铁锹一锹一锹,直到挖出水来。”
记者再次见到白春兰时,她正在二儿子家中,刚刚把一岁半的孙子哄睡着;阳光穿过窗户,家里亮堂堂,暖气也热腾腾的。“现在日子好了,困难总是会过去的……”白春兰开门见山,讲起了自己的2020年。
今年1月份,在宁夏盐池老家的白春兰看到小区上上下下齐心协力应对疫情,她主动向社区申请,要在小区站岗值守。社区负责人考虑到她年龄大,没让她去。于是,白春兰便买了水果、牛奶,托儿媳妇送给站岗执勤的志愿者……
可是3月底,白春兰在打扫治沙纪念馆时不小心摔伤右腿。67岁的她闲在家中,一边配合治疗,一边想找点事做。7月,有单位来纪念馆参观,邀请她做讲解。白春兰拖着还有些不便的右腿,来到馆里,坚持一步步挪上台阶,给大家介绍治沙固沙的经验。“不论什么时候,都舍不下那一大片林地”,白春兰说。
两周前,因为二儿子忙着上班,白春兰便来到银川,照看起了孙子。“现在不用种树,自己的3400亩地,树都种满了。”昔日黄沙漫天,今天绿树成荫,白春兰忙活了40年,终于可以稍事休息一下了……过去因为刨沙刨泥,她的指甲缝里总有黑色的污垢,皮肤粗糙蜡黄,现在则看上去指甲白净,整整齐齐。在家休养了大半年后,白春兰腿部逐步恢复,肤色也红润起来。
23年前,白春兰丈夫冒贤积劳成疾,倒在了治沙路上;后来,大儿子也因病不幸去世。然而,亲人的逝去并没有打垮这个“治沙劳模”,她默默坚持着治沙,一路走到现在。谈起未来,她注视着孙儿,脸上带着笑:“未来会越过越好!”
(本报记者 秦瑞杰 禹丽敏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8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