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东乡族女孩马静:期待自己是“山沟里飞出的凤凰”

2020-11-16 14:50:05    中国网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过,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是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由此看来,教育扶贫的意义不止于扶贫,更在于为国家培养更具技术底蕴的人才。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隶属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之一,是全国唯一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也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和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因受自然条件及地理条件的限制,造就了这里“全国脱贫看甘肃,甘肃脱贫看临夏,临夏脱贫看东乡”的说法。

在东乡,一道道梁峁沟壑迟滞了与外界的沟通,也阻隔了大山深处学子们的青春与梦想,读书成了学子们走出大山唯一的希望。15岁的东乡族女孩马静(化名),就是这个深度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

 

一所改变贫困生活唯一道路的学校 

马静的父亲常年奔走在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其打工收入是家庭的唯一经济来源。母亲在家里带着五个孩子,包括马静和她的三个妹妹一个弟弟。“我的两个妹妹分别在读三年级和四年级,一个妹妹在读村里的幼儿园,还有一个两岁的弟弟在家里。”马静说。

如果不是因为家境困难,马静现在应该在高一的课堂里。她喜欢读书,中考成绩是505分,在班里排第二名。她这个成绩很优秀,足够上临夏州里最好的高中。

她说,“本来想上高中考大学,可是家里弟弟妹妹多,学习都挺好,家里条件供不上了,老师跟同学们也都劝过我,但我觉得国强学校更适合我们家的情况。”马静的语气坚定且明确。对于她来说,能继续读书还能学技能是改变贫困生活的唯一道路。

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建在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的洮河岸边,背靠凤凰山,意喻着“山沟里出凤凰”。马静家住在董岭乡祁家村,从家到学校,她要翻山越岭花两个半小时时间,前后要换四趟车。

刚来到校门口报到的马静,第一感觉是疲惫不堪。但进到学校后,她感觉眼前一亮。宽敞明亮的教室、设施齐全的实验室、温馨干净的宿舍,这里的一切让她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未来的三年时间,马静将在学校学习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这也是国强职校首届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中入学分数最高的学生。

虽然没能去到自己向往的高中,但懂事的马静觉得自己很幸运。“这里每天三餐全免,住宿不花钱,还能报销回家的费用。学校不但不收费,每月我还能领到60元钱,没有任何经济负担。”马静说。

 

学以致用,回馈家乡 

在采访中,马静的班主任景瑜昌告诉记者,国强学校与其他普通职业学校不同,非营利慈善性质学校更应该大力开展德育教育。像马静这样的孩子有机会去发达地方,体验先进的饭店运营与管理经验,学以致用,再回来帮助家乡作出切实改变,便是马静来到这里的目标。

这所学校由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捐资3亿元创建,是一所全免费、纯慈善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坚持教育脱贫的追求,对贫困家庭学生免除一切费用,结合产业发展实施“德才兼备、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培养目标,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掌握安身立命的就业技能。

临夏国强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姜虹告诉记者,现在东乡人外出打工,大都是在建筑工地搬砖、在生产流水线作业和做保洁等工作,而有一门专业技术技能的人少。

“我们要改变的就是这种只靠苦力赚钱的现象。学校有教职工73人,其中同时拥有企业工作经验与教学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21人,占教师总数的50%。”姜虹说。

在姜虹看来,学校能在指导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实践经验,让孩子们因材施教,真正学有所用,掌握一技之长,帮助他们自力更生,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就像一句老话说的,进山的时候一定要把出山的路想好。孩子们来的目标性很强,除了马静学的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学校还有建筑工程施工、汽车美容与装潢、物业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会计五个专业。通过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技能实操,毕业后马上能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和目标,从而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一生。”姜虹说。

提到最后一句话,姜虹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作为从事教育行业多年的工作者,姜虹坚信国强职校的开办,能够让更多孩子走出东乡、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这是他最大的梦想。

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同样也是东乡族女孩马静的梦想。

在最后的采访中,马静告诉记者,自己很向往外面的世界。她曾随着打工漂泊的父亲去过青海西宁,待了一个暑假。这也是她唯一的一次离开东乡的经历,虽然短暂,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最向往的地方是广东,虽然只在课堂里了解过那里的模样。期待走出山沟的她,期望自己能成为“飞出山沟的凤凰”。(文/刘静 摄/陈维松 中国故事工作室出品)

 

结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是碧桂园集团及其创始人杨国强开启28年扶贫之路的初衷。

早在1997年,杨国强就设立了100万的“仲明大学生助学金”,用于资助广东省20所高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随后,杨国强把公益慈善的重点聚焦在扶贫和教育上,先后创办国华纪念中学、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临夏国强职院技术学校三所慈善免费学校,帮助学子升学“深造”就业。自公司成立以来为全社会捐款累计超67亿元。

扶贫之路终有尽头,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正如杨国强所说,“希望尽我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摆脱贫困,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这三本扶贫日记 他用生命书写
下一篇:李纯民: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放飞梦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