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11岁学射箭苦练坚持 16岁女孩独揽6块省级射箭金牌

2020-11-12 15:36:26    沈阳晚报

 

每天除了训练还是训练,我当时不知道未来在哪……但哭过、笑过,我一坚持就是5年。未来,我要到省队、国家队,把省运会、全运会、奥运会的金牌全包回来!

前不久,辽宁省射箭锦标赛在抚顺市圆满落幕,共有来自省内9个城市代表队共107名运动员参赛。其中,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学校代表沈阳市参赛。比赛共设甲、乙、丙三个组别,兴隆台锡伯族学校射箭队参加29个项目的角逐。在历时7天的比赛中,兴隆台锡伯族学校射箭队队员们共摘得24枚奖牌,其中,金牌8枚,银牌11枚,铜牌5枚。尤为值得一提的是,16岁锡伯族女孩杨诗雨一人独揽了乙组的全部6块金牌,成为本次比赛的一个大惊喜。

 

她的饭量和同龄的男孩一样大

“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11月11日,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在沈北新区兴隆台锡伯族学校的射箭馆内看到,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正在全神贯注地训练。一张张大大的训练弓紧握在孩子们稚嫩的手中,一支支练习箭闪着银光飞翔在练习场上。身高1.69米、长相清纯漂亮的杨诗雨在队伍中格外显眼。拿弓、搭弦、射箭,一套动作下来如行云流水,特别帅气。“射箭有一种魔力,可以让任何人都很帅。”该学校主任、主管射箭队建设的李丽梅说。

据李丽梅介绍,杨诗雨手持的是42磅弓,整套弓箭约20公斤。“那弓一般的男孩子拉开都费劲。”李丽梅说。就是这样的重弓,杨诗雨每天要反复练习,可想而知,体能的消耗是巨大的。为了提高体能,运动员们每天的体能训练都是高强度。因此,这里的小女孩们都很能吃。“我的饭量和男孩一样大,甚至一般男孩子都吃不过我。不过我现在也在尽量控制,毕竟太胖了不好看。”杨诗雨笑着说。

 

父母最初反对女孩子学习射箭

杨诗雨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家里还有姐姐和妹妹。11岁那年,她在学校第一次接触到射箭。从此,小诗雨就迷恋上了这项运动。“也许是锡伯族血统的原因,我手一搭在弓上就喜欢得不行。”杨诗雨说。

学校射箭队的助理教练赵一昂很快就发现了杨诗雨在射箭方面的天赋。起初,父母对诗雨练射箭坚决反对,在他们看来,小女孩应该把书念好,看起来文文静静的多好。为此,赵一昂多次上门找家长谈话,做杨诗雨父母的工作,最终,小诗雨的父母才同意孩子加入校队。

经过训练,杨诗雨的成绩提升得很快,并在很多小型赛事上崭露头角。因为进入校队得住校,小诗雨也变得更加独立、懂事,另外跟随校队到全国各地训练、比赛,她的见识、眼界也更开阔了,气质、谈吐都发生了巨变,家人们看到后都非常高兴,继而也改变了态度,开始支持她练习射箭。

 

苦练5年后 射箭小将喜获6金

开始小诗雨是边学习边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训练强度和时间不断地加大和延长。到初三时,杨诗雨的情绪开始波动,“看到其他同学要么准备考大学,要么准备去学技术,而我每天除了训练还是训练,又苦又累,我不知道未来在哪,我就想着放弃,想去读技校。”彷徨之时,还是助教赵一昂站了出来。她带着诗雨去逛街,俩人边喝奶茶边聊天,聊人生、聊未来……“只要你脚踏实地把一件事干好了,你的未来一定会与众不同。” 赵一昂的这句话让杨诗雨至今记忆犹新。也是这句话给了她启发,让她树立了目标:“我要到省队、国家队,把省运会、全运会、奥运会的金牌全包回来!”

有了目标后,杨诗雨再也没退缩过,即使训练再苦再累,她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如今,已经高二的杨诗雨,除了春节放假,几乎每天都在训练,没有休息日、节假日。

“5年了,哭过、笑过、闹过……还好都过来了。而且我现在已经过了那个最难的坎儿,对现在的训练强度和节奏已经适应,到了该出成绩的时候了。”对于一口气包揽辽宁省射箭锦标赛乙组全部金牌,小女孩很开心也很自信。她说:“意料之中的,因为我平时的训练强度和成绩在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自己有信心!”

据兴隆台锡伯族学校副校长马立志介绍,学校不仅开创了北方学校开设射箭课的先河,是沈阳市射箭项目后备人才基地,射箭队也多次代表沈阳参加全省、全国的各项赛事。

兴隆台锡伯族学校是2004年9月成立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少数民族学校。2007年,学校通过征集社会各界人士、家长学生意见,增设了射箭选修课。于2008年3月正式开课,聘请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德昌任校射箭教练。

因为比赛成绩优异,2008年,沈阳军事体育陆上运动学校主动找到该校,两校合作,投入资金,一起培养国家射箭人才。2009年3月,兴隆台锡伯族学校被辽宁省射箭管理中心命名为首家“射箭项目重点学校”,2010年4月被射箭部批准成为东北首家“国家级射箭项目重点学校”基地。(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王彩丽 文并摄)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以科学家精神逐梦创新强国
下一篇:年轻,就要把根扎到土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