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人物 > 正文

瞄准“无抗鸡蛋”,90后回乡养鸡

2020-10-21 16:17:57    扬子晚报

●看好前景

他回乡后创办养殖合作社

1992年出生的苗佳新于2010年参军入伍,2015年退役返乡,2016年创办升军养殖专业合作社。提到创业初衷,他告诉记者:“也没什么特别,就是之前在部队图书馆里看了很多书,印象最深刻的是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觉得生态发展的理念特别好。我家里也是农村的,想着回去能做点事儿。”

说干就干,苗佳新便从蛋鸡养殖开始。“媒体曾报道过抗生素的危害。我就想能不能养出‘无抗鸡蛋’,现在大家对健康都很重视,这个肯定很有前景。而且鸡粪还可以处理成有机肥,可以走绿色发展道路。”

 

●凭着拼劲

在战友亲友帮助下渡过难关

苗佳新回来后拿到了20万的自主择业费用,他花了10万买车,5万用于承包土地,剩下的用来进鸡苗、买饲料、建厂房等等。早期雇不起工人,一切都是自己亲力亲为,家人也全力帮助,还要到处找专家、找技术。“最难的时候,四处摸索,钱也花完了,家里几千只鸡嗷嗷待哺”,提到初期的艰难,朴实的苗佳新哽咽道:“很难,很难。那时候要熬不下去了,我还和我爸刻了个石头——‘最穷的日子’来激励自己。”硬是凭着一股子当兵人的倔劲儿,不服输的拼劲儿,他终于把养鸡场建了起来。

创业初期资金也一直是个难题,能贷的款都贷了,有时候依旧会周转不灵。“我现在有点缺钱了,我想问你们借钱,但我不知道你们手头是否宽裕,如果谁手头宽裕,给我发个消息吧……”苗佳新向记者展示了2017年5月发朋友圈借钱的截图。“当时很多战友第一时间联系了我,一下午就给我凑了50万。我原来的连长一个人就借了我10万块钱,特别感动。”亲朋以及战友的援助也更坚定了他创业的决心。

 

●受到欢迎

“无抗鸡蛋”疫情期间大卖

要产出无抗鸡蛋,蛋鸡的养殖就很重要。如何减少发病呢?苗佳新告诉记者,“我们的蛋鸡都是喂中药的。我一大早就要起来给鸡熬中药,然后拌在饲料里喂鸡,大锅炉都已经熬坏了3个。”无抗鸡蛋的生产成本,会比普通鸡蛋高出很多,“平均一只蛋要贵2毛钱。”

好鸡蛋出自好原料,为了让鸡吃得放心,合作社从东北采购优质玉米做饲料。鸡舍也采用数字化管理,一个人可以管理3万只蛋鸡,互联网实时监测鸡舍内的情况,身在千里之外鸡舍的温度、湿度、风速也一目了然。合作社的每一枚鸡蛋也都经过检测,确保绿色、健康、无残留,品质达到无抗AA。苗佳新本人还取得了“徐州市首届无抗蛋品研讨会先行者”的称号。

有了品质保证,销路也慢慢打开。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行业都不景气,但苗佳新的“无抗鸡蛋”销售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卖得更好。“2017年遭遇禽流感,我们也挺了过来。主要是选对路子,认真做事。”

 

●推广模式

带动超过30余位养殖户增收致富

投入全部精力,历经四年,现在的升军养殖专业合作社占地近60000平方米,鸡舍面积近10000平方米,总资产1000余万,员工19人,年产鸡蛋超3亿枚、有机肥2000吨。通过线上+线下主要销售至徐州、南京、合肥等全国各地。

合作社做大了,也开始有人上门询问养殖技巧,苗佳新也都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带动超过30余位养殖户加入《无抗养殖实施方案》,每户养殖户直接每年增收10万元。合作社还利用农户+合作社的模式,通过收购当地农民粮食,生产出优质鸡蛋,供应给社会的经营模式,解决农户卖粮难、村民就业难题、直接带动村民致富。今年7月他被评为“徐州市返乡人员创业标兵”。

提到未来规划时,他表示先扩大存栏规模为10万只,销售收入达到1800万,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村民致富,共奔美好未来。同时,扩展产业链,在有机肥等生态农业领域进行尝试,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每天凌晨4点左右,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邓楼村的苗佳新就已经起床开始忙活了。90后的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曾立个人三等功,本可以有更多选择的他,因为梦想,在2016年退役后回乡创办了升军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蛋鸡养殖,有机肥生产。“苏果超市每10个鸡蛋里就有一个是来自我这里”,从传统养殖到致力于打造“无抗鸡蛋”,从一人创业到带动19人就业,苗佳新用坚持和汗水一步步朝着美好未来前进。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凤 王育昕

 

记者手记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如果说5年前回到家乡时,还带着迷茫和彷徨;如今,他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因为苗佳新明白“乡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里是我的根。我要扎根这片热土,通过奋斗创造幸福。如果年轻人都不愿意守候自己的家乡,乡村的未来希望在哪里?”

苔花虽小,神比牡丹。无论苔花还是牡丹,它们都是昂扬向上的,积极进取的。只有苔花也能怡然自得开放,才能成就百花齐放的局面。不忘理想追求的90后,他们愿意扎根农村,在往来奔波中寻找实现人生价值。这些初心值得尊重,因为它们有执着的信念,有奋斗的使命。(黄凤 王育昕 范林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厅级”辅导员曲建武:一件事,一辈子
下一篇:握杆听诊 预辨故障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

人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网上信访,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

热门视频